民法典中监护人是否接受被监护人的财产(民法典中监护人是否接受被监护人的财产转移)

监护人如何处置被监护人财产

一、 监护人 如何处置被监护人财产? 监护人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典 总则编》规定: 第十八条 【监护人职责】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编》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 民事责任 的义务。”监护人在行使财产管理权时,得为被监护人的利益而使用或处分,但对不动产的处分,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是加以禁止或严加限制的。为了防止监护人利用监护关系侵害被监护人的权益,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监护人不得接受被监护人的财产。有的国家在法律上还特设监护监督人,以保证监护人依法履行其职责,在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利害有冲突时保护后者的权益,并设有监护法院等专门机构。 二、监护人设立的方式有哪些? (一)法定监护 法定监护是指监护人直接根据法律规定而产生。 根据《民法典总则编》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首先应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的,按顺序应由以下人员担任: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姐;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 精神病人的 法定监护人 按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除此而外,经有关单位同意,精神病人的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担任监护责任,也可以担任监护人。 (二)指定监护 指定监护是指监护人由人民法院或其他有权指定监护人的单位、组织的指定而产生。 根据《民法典总则编》的规定,指定监护有两种情况: 1、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没有近亲属或近亲属丧失监护能力时,有关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从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 2、当近亲属对于由谁担任监护人发生争议时,有关单位、组织可以进行调解并从他们中间指定监护人。 在以指定监护方式设立监护的情形,如果当事人对指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作出维持或撤销原指定的判决,如果原指定被判决撤销,人民法院应另行指定监护人。 (三)委托监护 委托监护是指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因故暂时无法行使 监护权 ,可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担。受委托担任监护人的人为委托监护人。 例如,父母因事外出,将未成年子女托付亲友照管。此外,未成年人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就读期间,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有关教育机构或医疗机构对于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也应当承担监护责任。 在委托监护的情形,除有特别约定之外,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仍由法定 代理 人或指定代理人承担,但委托监护人确有过错的,应 承担连带责任 。未成年人及精神病人在教育机构或医疗机构监管期间致人损害的,如果有关机构对损害的发生具有过错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四) 遗嘱 监护 遗嘱监护是指被监护人的父母用遗嘱为其指定监护人。 遗嘱监护的成立应具备三个条件: 1、被指定的人同意作监护人; 2、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无异议; 3、该指定不违反法律规定,并对被监护人并无不利。 现实生活当中,对于被监护人的合法财产的保护程度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的。因为监护人在照顾被监护人的衣食起居的过程中,并非就必须是用自己的财产,比如说被监护人读书,侵犯他人权益,平时的各种花费等,这种情况下用被监护人的财产也是合情合理的,被监护人的财产问题也是近些年来监护关系当中比较突出的一点。

监护人有权继承被监护人财产吗?

一、 监护人 有权 继承 被监护人财产吗? 要看监护人于被监护人具体的关系。如果在没有 遗嘱 的情形下,被监护人的遗产首先由其在世的父母,配偶以及子女优先继承。 法定继承人 的 继承顺序 根据我国《 民法典 》(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1127条的规定: 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个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 继承人 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 非婚生子女 、养子女和有 扶养 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1129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在 赡养 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二、监护人名词解释 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包括: (1) 法定监护人 , (2)指定监护人, (3)遗嘱监护人, (4)委托监护人。上述监护人又可分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监护人应具有监护能力,符合法定资格,并克尽监护职责,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与监护职责相适应,监护人主要具有以下权利: (1)有权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2)有权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3)有权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并 代理 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4)有权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 (5)有权代理被监护人进行 诉讼 。监护人依法行使 监护权 利,任何组织或个人均无权干涉。 三、监护人职责具体是什么? 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人身监护和财产监护两个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人身监护,以教养、保护为目的。对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以保障其本人及社会的安全,并促其恢复健康为目的。至于财产监护,监护人得依法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监护人为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 民事责任 的义务。”监护人在行使财产管理权时,得为被监护人的利益而使用或处分,但对不动产的处分,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是加以禁止或严加限制的。为了防止监护人利用监护关系侵害被监护人的权益,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监护人不得接受被监护人的财产。有的国家在法律上还特设监护监督人,以保证监护人依法履行其职责,在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利害有冲突时保护后者的权益,并设有监护法院等专门机构。 从监护的角度上来说,被监护人是属于未成年人或者是精神病人,这些群体大多数在去世的时候自己留有一定的遗产的这种情况是非常的少的,就算是有遗产,那在继承的时候未成年人和被监护人自己生前立有合法遗嘱的应该是不太可能的,那就按照 法定继承 顺序开始继承。

民法典中监护人是否接受被监护人的财产(民法典中监护人是否接受被监护人的财产转移)

监护人可以处理被监护人财产依据是什么?

一、 监护人 可以处理被监护人财产依据是什么? 我国《 民法典 》(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明确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一)监护是为了监督、保护未成年人而设置的一项制度。其中,承担监督、保护义务的人称为监护人,受监督和保护的人称为被监护人。监护人一般由与被监护人有亲密关系的人承担。根据《民法典》第27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肩监护人; 《民法典》第二十七条6868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 (三)担任被监护人的 代理 人,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承担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赔偿责任。法律同时规定了监护人除了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随意处置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 法定监护人 与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也是不太一样的,对于未成年人法定的第一监护人应该是其父母,而对于精神病人而言,则法定第一监护人应该是其配偶。 二、如何确定法定监护人? 监护人制度,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设定专人保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 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法定监护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民法典》第27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 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有顺序在前者优先于在后者担任监护人的效力。但法定顺序可以依监护人的协议而改变,前一顺序监护人无监护能力或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权从后一顺序中择优确定监护人。 由此可见,监护人对于被监护人的财产是应该有一个非常全面的认识的。比如被监护人在学校把别的同学打伤的情况下,监护人在履行连带赔偿责任的时候,如果被监护人名下有财产,此时就可以用被监护人的财产去赔偿,其他不是用于被监护人人身成长和其相关权益的情况下,被监护人的财产不属于监护人可以随意处置的范围。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处置被监护人的财产吗?

一、父母或者其他 监护人 不得处置被监护人的财产吗? 至于财产监护,监护人得依法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代理 监护人为法律行为。《 民法典 》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 民事责任 的义务。”监护人在行使财产管理权时,得为被监护人的利益而使用或处分,但对不动产的处分,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是加以禁止或严加限制的。为了防止监护人利用监护关系侵害被监护人的权益,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监护人不得接受被监护人的财产。有的国家在法律上还特设监护监督人,以保证监护人依法履行其职责,在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利害有冲突时保护后者的权益,并设有监护法院等专门机构。 二、法律定义 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我国《民法典》规定的监护人有以下三种情况: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这些人虽然与近亲属不同,没有必须担任监护人的法律上的义务,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担监护责任的,经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同意,可以担任监护人。 如果没有上述监护人,则由社会和国家负责,由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三、详细介绍 1、未成年人的 法定监护人 :首先应当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按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祖父母、外祖父母;②成年的兄、姐;③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按照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亲属;⑤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没有上述范围的近亲属或近亲属丧失监护能力的,有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可以从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当近亲属对于由谁担任监护人发生争议时,有关单位、组织可以进行调解并从他们中间指定监护人。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 遗嘱 指定监护人。 4、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因故暂时无法行使 监护权 ,可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担。受委托担任监护人的人为委托监护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别规定之外,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仍由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承担,但委托监护人对此确有过错的,应 承担连带责任 。 为了进一步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我们国家也是规定要有监护人进行保护,同时也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那么监护人不仅要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同时也要保障他们的财产安全,如果不想担任监护人也是可以提出申请。

监护人有权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吗?

监护人处分被监护人财产不可以,法律规定了监护人除了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随意处置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海报

上一篇 民法典中抚养子女应该有些什么责任(民法典中抚养子女应该有些什么责任呢)
下一篇 民法典中遗产继承起诉要多久(起诉遗产继承要多少时间)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民法典中监护人是否接受被监护人的财产(民法典中监护人是否接受被监护人的财产转移)

监护人如何处置被监护人财产 一、 监护人 如何处置被监护人财产? 监护人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典 总则编》规定: 第...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