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 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能获多少赔偿
如何判断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其合法性的判定需依据具体情形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明确列出了用人单位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在试用期间,若公司能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当初设定的录用条件,可解除合同。例如,招聘时要求应聘者具备特定专业技能证书,且在试用期内发现该员工并无此证书,影响工作开展,公司便符合此条解除情形。但需注意,公司应提前明确录用条件,并在招聘过程中告知劳动者。
-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劳动者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公司可解除劳动合同。然而,公司的规章制度需符合法定程序制定,即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进行公示或告知劳动者。像 “因早退一分钟被辞退” 的案例,公司虽有关于上下班时间及早退开除的规定,但未明确 “早退” 具体标准,在劳动者数次提前 1 分钟离开工位时,未经综合考察便单方从严界定为 “早退” 并解除合同,此行为因违反法定程序而不合法。
-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致重大损害:员工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公司有权解除合同。但对于 “重大损害” 的界定,法律无统一标准,通常需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点、损害后果等因素综合判断。比如,小型创业公司中,员工因失职导致一笔关键业务流失,使公司资金链断裂面临倒闭风险,应属重大损害;而大型企业中,同样业务流失可能在可承受范围内,不构成重大损害。
- 建立双重劳动关系影响本职工作: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经公司提出后拒不改正,公司可解除劳动合同。例如,员工在本职工作时间内频繁为其他公司提供服务,导致本职工作出现大量延误和错误,经公司警告后仍不改正,公司可依法解除合同。
- 劳动合同无效情形: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合同无效,公司可解除劳动合同。如员工在应聘时提供虚假学历证书,使公司基于错误认识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公司发现后可解除。
-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司可解除劳动合同。这里的刑事责任包括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刑罚,以及被宣告缓刑等情况。但需注意,若劳动者仅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等,最终未被追究刑事责任,公司不得以此为由解除合同。
此外,《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了用人单位提前 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 1 个月工资后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 医疗期满无法工作: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医疗期满后,既不能从事原工作,也无法胜任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公司可解除合同。公司需证明已为员工安排了合适的新岗位,且员工确实无法胜任。
- 不能胜任工作经调整仍不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公司可解除合同。例如,员工多次业绩考核不达标,公司为其提供培训课程或调整到其他适合岗位,员工依旧无法完成工作任务,公司可依法解除。但公司需证明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的事实,以及培训或调岗的合理性。
- 客观情况变化致合同无法履行: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合同无法履行,经公司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合同内容达成协议,公司可解除合同。比如,公司因业务调整,关闭某个部门,该部门员工原岗位不复存在,公司与员工协商转岗等事宜无果,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但公司需证明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且已履行协商义务。
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能获多少赔偿
-
合法解除的经济补偿:
-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在多种合法解除情形下,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协商一致的;依照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依照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进行经济性裁员解除劳动合同的等。
-
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为: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这里的月工资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例如,劳动者在公司工作 3 年 7 个月,公司合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 4 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若工作 2 年 4 个月,则支付 2.5 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假设某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 5000 元,劳动者月工资 20000 元(高于当地平均工资三倍 15000 元),在公司工作 15 年,其经济补偿为 15000×3×12 = 540000 元。
违法解除的赔偿金:
-
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情形,属于违法解除。此时,用人单位需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例如,劳动者在公司工作 2 年,月平均工资 8000 元,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为 8000×2×2 = 32000 元(经济补偿为 8000×2 = 16000 元,赔偿金为经济补偿的二倍)。
-
劳动者在主张赔偿金时,若公司已支付经济补偿,应在赔偿金中扣除已支付部分。如公司先支付了 10000 元经济补偿,后经仲裁或法院认定为违法解除,应支付赔偿金 30000 元,那么公司还需再支付 20000 元(30000 - 10000)。
劳动者面对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仔细判断其合法性,若对自身权益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劳动法律师,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