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婚姻能不能可撤销 欺诈婚姻在何种情形下可以撤销
在现实生活中,婚姻本应是基于双方真诚相爱、彼此信任而结合的神圣契约。然而,近年来欺诈婚姻现象却时有发生,诸如一方虚构身份、隐瞒重大疾病或真实经济状况等,致使另一方在被蒙蔽的情况下步入婚姻殿堂。这不禁让人深思,此类因欺诈而缔结的婚姻,究竟能不能被撤销?在何种情形下才可以撤销呢?这不仅关乎当事人的切身权益,也涉及到法律对婚姻关系的规范与保障。
欺诈婚姻能不能可撤销
依据《民法典》,一般情况下,欺诈婚姻并非当然可撤销。可撤销婚姻主要包括两种法定情形:一是因胁迫结婚,受胁迫方有权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应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例如,一方以伤害另一方及其亲属为要挟,迫使对方与其结婚,受胁迫方在胁迫行为结束后一年内可申请撤销。二是一方患有重大疾病,在结婚登记前未如实告知另一方,另一方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可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像一方婚前隐瞒自己患有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等,婚后被对方知晓,对方就有此权利。
对于除重大疾病隐瞒之外的一般欺诈行为,如隐瞒学历、工作情况、经济状况、家庭背景等,婚姻通常是有效的,不可撤销。这是因为婚姻的效力建立在双方自愿结婚且符合法定结婚条件基础上,此类普通欺诈未触及婚姻效力的根本。
如果欺诈行为构成了法律规定的婚姻无效情形,如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未到法定婚龄等,则婚姻自始无效,而非可撤销。
若发现自己遭遇欺诈婚姻,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书面承诺、病历资料等,证明对方存在欺诈行为以及该行为对自己结婚意愿的影响。如果符合可撤销婚姻的法定情形,在规定的一年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婚姻。若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也可一并在诉讼中主张。
婚姻应是基于双方的真诚与自愿,当遭遇欺诈婚姻时,准确把握法律规定,及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欺诈婚姻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欺诈婚姻是指一方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虚假情况,使另一方在受欺骗的情况下,违背真实意愿而与之结婚的婚姻关系。其认定标准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 主观故意:欺诈方需存在主观上的故意,即明知自己隐瞒或虚构的事实会影响对方的结婚决策,仍故意为之,目的是骗取对方结婚,可能是为了获取财物、某种身份或其他利益等。例如,一方为了获取对方的财产,故意编造虚假的经济状况或身份背景,诱使对方与其结婚。
- 欺诈行为:表现为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信息。常见的如隐瞒重大疾病(如精神疾病、传染性疾病等)、真实婚姻状况、财产状况、犯罪记录等,或者虚构自己的姓名、年龄、职业、学历、家庭背景等信息。比如,未告知对方自己患有艾滋病而与之结婚,或虚构自己是高收入人群让对方产生错误认知。
- 因果关系:被欺诈方是基于欺诈方的虚假信息或隐瞒行为而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了结婚的意思表示。若没有欺诈行为,被欺诈方很可能不会选择与对方结婚。例如,一方因被对方虚构的财富状况所迷惑,认为对方经济条件优越而与之结婚,若知晓其真实经济状况则不会结婚,此时就存在因果关系。
- 行为后果:欺诈行为导致了被欺诈方违背真实意愿结婚,损害了被欺诈方的合法权益,可能包括精神上的痛苦、财产损失等,也破坏了婚姻关系中应有的诚实和信任基础。
此外,欺诈行为一般发生在结婚登记前,但婚后发现一方有重大隐瞒等情况,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相关规定处理。
欺诈婚姻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撤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欺诈婚姻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以撤销:
- 因胁迫结婚:如果一方以给另一方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愿结婚,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婚前隐瞒重大疾病: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这里的重大疾病通常指严重的遗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等对婚姻生活有重大影响的疾病。
申请撤销欺诈婚姻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申请撤销欺诈婚姻,因撤销事由不同,所需材料也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 因胁迫结婚:
- 身份证明材料:本人身份证,用于证明申请人的身份信息,确为婚姻当事人。
- 婚姻关系证明:结婚证,以此证明双方存在合法婚姻关系,是撤销婚姻的对象。
- 撤销婚姻申请书:需提交书面申请,写明申请撤销婚姻的原因、事实和理由等,表明本人请求撤销婚姻的意愿。
- 胁迫证据材料:公安机关出具的当事人被拐卖、解救证明,或者人民法院作出的能够证明当事人被胁迫的判决书。也可以是遭受暴力威胁的报警记录、证人证言、威胁内容的聊天记录等。
- 因婚前隐瞒重大疾病:
- 身份证明材料:本人身份证,证明申请人身份。
- 婚姻关系证明:结婚证,证明存在婚姻关系。
- 撤销婚姻申请书:书面说明申请撤销婚姻的理由,主要阐述对方隐瞒重大疾病的事实及对自己造成的影响等。
- 疾病证明材料:医院诊断证明、病历等,用以证明对方在婚前隐瞒了重大疾病,且该疾病符合法律规定的可撤销婚姻的情形。
此外,部分地区可能还要求提供双方无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问题的声明书等其他材料,具体可咨询当地婚姻登记机关或法院。
申请撤销欺诈婚姻需要注意什么
申请撤销欺诈婚姻需要注意欺诈行为的认定、撤销权的行使期限、证据收集以及申请程序等方面。具体如下:
- 明确欺诈行为的认定标准:并非所有的欺诈行为都能导致婚姻可撤销,只有涉及婚姻关键要素的重大欺诈才能作为撤销依据。例如,一方隐瞒重大疾病、虚构身份、隐瞒真实婚姻状况等,这些行为足以影响另一方当事人决定是否结婚,属于可撤销婚姻的情形。而像隐瞒学历、职业、财产状况等相对次要信息的欺诈,一般不能直接作为撤销婚姻的理由。
- 注意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受欺诈方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如果超过这个期限,撤销权消灭,将无法再申请撤销婚姻。若当事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则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请求。
- 收集充分的证据:申请撤销婚姻时,需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存在欺诈行为。常见的证据包括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医院诊断证明、证人证言等。例如,若因对方隐瞒重大疾病申请撤销婚姻,医院的病历资料、诊断证明等可作为关键证据;若为虚构身份,则相关身份信息材料及能证明其虚假性的证据至关重要。
- 选择正确的申请程序:根据法律规定,受欺诈方应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而不能直接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需准备好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理,经审查认定存在欺诈且符合撤销条件的,才会依法作出撤销婚姻的判决。
- 了解婚姻撤销的法律后果:婚姻被撤销后,视为自始无效,双方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此外,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