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案例 >>

有关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认定和责任有什么的简单介绍

2025-04-22 案例

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走了,但接到交警通知后马上积极配合算不算肇事逃逸

1、法律分析那些在不知道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下离开现场的人不能被视为肇事逃逸。肇事逃逸是指肇事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逃避法律调查而逃跑。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主观方面是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事故后逃跑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救援义务和责任。这种动机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

2、所以,即使你没有感觉到剐蹭,但如果你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并离开现场,而事后被交警通知,这确实可能会被视为逃逸行为。建议你尽快与交警部门联系并说明情况。

3、如果你因受伤需要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但之后积极配合调查,并提供相关证据的,也不应被视为肇事逃逸。如果你驾车驶离现场,但有证据证明你当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的发生,那么你的行为同样不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4、不算逃逸。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哪些行为能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1、以下行为能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明知发生交通事故,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当事人在明确知道已经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下,选择驾车或离开车辆,逃离事故现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当事人主观上判断自己对事故无责任,但这一判断不影响其逃离现场的行为构成逃逸。

2、这意味着,即使行为人没有直接逃离现场,但如果有意避免参与事故处理、拒绝配合调查或提供虚假信息以逃避责任,同样可以构成逃逸。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加重处罚的情节之一。

3、交通肇事逃逸主要包括以下这些情形哦:明知发生事故还逃跑:就是明明知道撞车了,不管是驾车还是直接弃车,反正就是逃离了事故现场。觉得自己没错就开溜:觉得这场事故和自己没关系,就驾车离开了现场。

轻微交通事故逃逸如何判定责任?

1、肇事逃逸的责任判定如下:若为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逃逸行为,需负全责;若有证据表明其它责任人同样有过失,可适度减轻其责任,但在同一案件中,如果逃逸者同时被发现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或毁灭证据,仍应判定全责。

2、若发生轻微交通事故,肇事方若逃避责任则需承担全部责任。对于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情况,交管部门有权给予逃逸者200至2000元罚款及较多15天行政拘留,同时将分数扣除12分。

3、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后,如果一方肇事逃逸,处理方式如下:责任判定:逃逸方将负事故全部责任。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规定,如果逃逸行为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有关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认定和责任有什么的简单介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海报

上一篇 对责任认定书复议结果不服该怎么办 如果责任认定复议能成功吗
下一篇 借朋友车被偷了要不要赔钱 借朋友的车丢了谁负责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有关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认定和责任有什么的简单介绍

1、法律分析那些在不知道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下离开现场的人不能被视为肇事逃逸。肇事逃逸是指肇事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逃避法律调查而逃跑。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