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生活安宁(民法典生活安宁概念)

2023-04-07 法务资讯 民法典

2021新民法典的生活安宁权,广场舞扰民,怎么取证?

对于广场舞扰民,我们还是应该先讲道理,尤其是要先找广场舞的组织者,两方力量进行沟通,主要是在调低音量和跳舞时间上。有些小区的广场舞者还是可以沟通好的,有些广场舞都会不理不睬的,但我们还是要先讲道理沟通。

“广场舞公约”规定每场广场文化活动的时间应控制在两小时之内,且早上7点前、中午12点-14点、晚上9点后不能进行有音乐伴奏的广场文化活动。

开展广场文化活动时,音乐声源(扬声器、音响等)处音量值不得超过85分贝。在距离音乐声源最近的噪声敏感建筑物处,白天音乐平均音量不得超过60分贝,晚上音乐平均音量不得超过45分贝。

公约实效:

“原来是早上6点半开始跳舞,现在都改到7点了,晚上也约定最晚不能超过9点,最好能在8点半结束。”潘永钗是温州市健身舞协会主席,平时常在鹿城区的松台广场跳广场舞。自21日区里公布《广场文化活动公约》后,跳广场舞的“大妈”们都纷纷遵守公约调整了跳舞的时间和伴奏音量。

“广场舞公约”对解决困扰很多地方居民的“广场舞难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值得在进一步完善与改进的基础之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场舞公约

民法典生活安宁(民法典生活安宁概念)

居民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生活安宁权?

遇到噪声,居民可以 向居委会、小区业委会等组织投诉, 也可以向当地派出所报案并予以调解,情节严重的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如果噪声达到 国家法定标准的,要积极向环保部门举报, 拨打12369环保举报热线。如果上述措施都不管用,居民还可以通过法院诉讼途径解决。

《民法典》实施后,居民可以直接依据 生活安宁权来维权,要求法院判决侵权方停止侵害、排除妨害等法律责任。

所谓私人生活安宁权,就是自然人享有的维持安稳宁静的私生活状态并排除他人不发侵扰、侵害的权利。《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明确将生活安宁权纳入了民法的保护。

需要提醒居民,走到诉讼阶段,法院更注重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力,因此,居民一定要注意固定和收集证据,比如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保存噪声产生的过程,这其中需要注重时间、地点及双方的身份信息等,但是,切记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也可以通过证人证言来证明噪声的产生及后果,通常证人需要出庭作证,否则,未经质证的证人证言,法院不予采纳。

另外,因噪声给当事人造成了严重后果,当事人又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需要更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

民法典是否第一次规定安宁权

民法典是否第一次规定安宁权,答:民法典是第一次规定安宁权。此次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首次将安宁权定义为: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住宅安宁权的规定

在我国,公民的住宅安宁权,受法律保护。我国关于“住宅安宁权”的规定:

民法典第1032条第二款对私人生活安宁作了相关规定,开启了安宁权民法保护的大门,是民法典立法的显著亮点。

(1)确证了安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不仅为国民生活、精神安宁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也为法官寻法、适法提供了可靠依据。

(2)确证了安宁权属于人格权。民法典在体系安排上将安宁权归位于人格权项下的隐私权,虽然有混淆安宁权和隐私权界限的缺陷,但将安宁权归属于绝对权,这无疑是历史性进步。

(3)明确了侵害安宁权的法律责任和救济途径。

安宁权不仅为国民提供了安放身心的物理空间,也为国民打造了舒适自由的生活空间,更为国民的人格尊严和心理健康铸就了精神防线。

民法典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翔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海报

上一篇 民法典遗弃(民法典遗弃罪的构成要件)
下一篇 民法典飘字(民法典p p t)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民法典生活安宁(民法典生活安宁概念)

2021新民法典的生活安宁权,广场舞扰民,怎么取证? 对于广场舞扰民,我们还是应该先讲道理,尤其是要先找广场舞的组织者,两方力量进行沟通,主要是在调低音量和跳舞时间上。...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