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针对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社会问题回应)

2023-03-27 法务资讯 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一些社会问题做了回应具体包括什么

1、草案对于如何确认和保障个人信息权,公众十分关心。目前,草案中有保护个人信息的相关条文。

2、草案还对‘’一老一少‘’问题进行了回应。‘’一老‘’指老人问题。草案首设了‘’成人监护制度‘’,明确配偶、父母、子女等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成年人的监护人,堪称适应了老龄社会的现实需要。

3、‘’一少‘’指自然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年龄下限标准问题。专家们在讨论时都支持将其从民法通则的10周岁调整为6周岁。

4、在财产权方面,草案第一次使用了“平等保护”表述,是对物权法的重大完善,彰显了民事法律“私权平等”价值取向。

5、为应对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发展需要,草案对知识产权客体进行了详细列举,扩大了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同时还规定了对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保护。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该规定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将迎“民法典时代” 草案对社会热点进行回应

民法典针对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社会问题回应)

从社会治理层面看民法典的意义

从社会治理层面看民法典的意义如下:

1、以民法典颁布施行为契机,坚定全社会的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是人们在内心深处对法治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包括认同、信服、尊崇、敬畏等要素,体现的是对法律自觉自愿地忠诚和尊重。

2、深刻领会民法典的精神要义,夯实全社会的法治理念。全社会要透过民法典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是要进一步厘清国家机关履职用权的界限。

3、学好用活民法典,强化全社会的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将法治的诸种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

民法典立法过程:

2019年6月25日,栗战书委员长主持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会议审议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和民法典继承编草案。

12月20日,法工委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将2017年已经出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编入草案,重新编排条文序号,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请12月常委会会议审议。

12月23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春耀作关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修改情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编纂情况的汇报。

民法典对一些社会问题做了回应,具体包括

法律分析:高利放贷,为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息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继承权男女不平等,规定了法定继承制度,明确了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顺序和范围,以及遗产分配的基本制定。伪劣产品,完善生产者,销售者召回缺陷产品的责任,增加规定,依照相关规定采取召回措施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负担被侵权人因此支付的必要费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海报

上一篇 民法典搭棚(民法典顶楼搭建)
下一篇 遇到民法典(遇上民法典)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民法典针对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社会问题回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一些社会问题做了回应具体包括什么 1、草案对于如何确认和保障个人信息权,公众十分关心。目前,草案中有保护个人信息的相关条文。2、草案还对‘’一老...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