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通肇事逃逸共犯的认定的信息

交通肇事逃逸共犯的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 共犯的认定:在 共同犯罪 中具有联络,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各共犯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内容、社会意义与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 刑法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 过失犯罪 ,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共犯的认定的信息

交通肇事罪共犯的构成特征

交通肇事发生之后,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没有得到救助而死亡的,一般以共犯论处,当事人的行为造成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对于受伤人员应当及时送去救治,如果存在逃逸行为往往受到的处罚会更加严重。

一、怎样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一)从犯罪主体上看,行为人必须是二人以上,这是成立共同犯罪的前提条件,并且各共同犯罪人必须都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二)从犯罪的客观要件上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个犯罪事实,彼此联系,互相配合,他们与犯罪结果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

(三)从犯罪的主观要件上看,各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经过意思联络,明知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实施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社会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就认识因素上讲,各共同犯罪人必须认识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实施犯罪,而是在他人的配合下共同实施犯罪,并且要明知他们的共同危害社会的行为会造成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就意志因素来讲,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是希望或放任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

从表面上看,交通肇事后,车辆的主管人员、机动车辆的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者逃逸,致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行为,似乎符合共同犯罪的条件。

一般共同犯罪要求是当事人都是出于故意,但对于交通肇事罪来讲本身属于过失犯罪,因此很多人就自然而然的认为交通肇事罪不会存在共同犯罪的情况。但其实,在交通肇事罪当中可能出现指示驾驶者逃逸的情况,对此,就有可能被认定为共犯,当然我国司法解释中也对这一情况作出了单独规定。

二、交通肇事罪入罪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三、交通肇事罪从轻减轻处罚情节有哪些

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但过失程度不同,罪过轻重有别,应对罪过轻、较轻的人适用缓刑,罪过重、较重的不宜适用缓刑。肇事的被告人除罪过小、罪过较小,还应当具有悔罪表现。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如何认定

在 交通事故 中如果出现了逃逸的情况,则此时肇事者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比较中的,并且此时构成 刑事犯罪 的可能性还很大,如果确认构成犯罪的话,则通常会按照 交通肇事罪 来认定。那此时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如何认定呢?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如何认定 交通肇逃逸案件不断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但如何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 呢? 交通肇事逃逸应具备的条件: 第一,时间上当事人知道已经发生交通事故; 第二,当事人主观上是为逃避法律责任(是否包括刑事和 民事责任 ,认识不一,我们倾向仅仅是刑事责任); 第三,已经离开交通事故现场。 只有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否则,认定当事人离开事故现场就是逃逸难免过于严格,同时于法无据,于情不合。在上述案例二中何某的行为很明显是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应该认定其有逃逸情节,而在案例一中的古某虽然有离开现场的情节,但其主观目的不是逃避法律追究,而是到交警部门 投案自首 ,所以不能认定为其逃逸;在案例三中,对于李某的行为也不能认定为逃逸,虽然其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但其不是从交通事故现场离开的。 二、什么情况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情况: 1、当事人不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的,其主观上也就没有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 2、特种车辆(如120、122、110、119)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为履行法律职责,发生了交通事故后,驾车离开现场的。但是如果是执行完任务后又发生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的就应该认定为逃逸,原因是其法定任务已经履行完毕,其肇事后离开没有法律依据。 3、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的,原因是其不构成 刑法 意义上的犯罪,其逃逸情节也就无从谈起。 4、当事人在正要离开现场时被抓住的,不应认定为逃逸,原因是其没有离开现场。 5、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交通肇事 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二款“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的规定,共犯也可以认定有逃逸情节。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肇事人当场被抓获,没有逃逸成功,而指使人从现场离开,对于指使人就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共犯,也就不存在逃逸的认定问题;相反,肇事人从现场离开,而指使人没有来得及离开现场并被抓住,还能认定指使人有逃逸情节吗?很显然不能,因为指使人没有离开肇事现场,如果发生了被害人死亡的后果而且该后果是因没有及时救助造成的,指使人仅仅构成一般的交通肇事罪(没有逃逸情节),对于肇事者来说则应该认定有逃逸情节的交通肇事罪。所以我们必须注意的主要问题是,逃逸是交通肇事罪的一个量刑情节,不是单独的犯罪行为,所以犯罪有未遂与既遂的差别,而逃逸就不存在未遂的问题,只有犯罪行为才存在未遂的刑法意义。 综合上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如何认定。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存在逃逸的情况,但其实并不一定交通肇事就一定构成犯罪,所以不能很肯定都说此时就需要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但至少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民事赔偿责任肯定是不能免除的。

交通肇事罪中的共犯要怎么认定

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认定如下:罪犯要有共同的犯罪行为。要有犯罪行为。每个共同犯罪者都要有相同的犯罪意图。共同犯罪故意,是指共同犯罪者意识到其共同犯罪行为会危害社会,决定参与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的心理状态。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负刑事责任的,按照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共同犯罪如何构成?

一、 交通肇事逃逸 共同犯罪 如何构成? 1、 从犯 罪主体上看,行为人必须是二人以上,这是成立共同犯罪的前提条件,并且各共同犯罪人必须都达到 刑事责任年龄 ,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2、从犯罪的客观要件上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个犯罪事实,彼此联系,互相配合,他们与犯罪结果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 3、从犯罪的主观要件上看,各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交通肇事 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示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 交通肇事罪 共犯论处。这一规定要求成立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要有符合这一规定身份的人致使肇事人逃逸的行为,且因逃跑行为而致使被害人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二、交通肇事逃逸处罚规则 1、在鉴定的同时应当先分清事故的责任。根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九十二条 发生 交通事故 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 证据 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2、责任认定重。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 交通事故责任 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司机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3、损害赔偿重。按《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人身损害赔偿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赔偿费用少则几千块,多则上万元甚至于几十万元,如肇事车辆投保了 第三者责任险 ,发生交通事故后,赔偿时,保险公司有先予支付的义务。但如果肇事车辆逃逸,按《 保险合同 》约定,保险公司就不再承担保险责任,车主要承担全部的赔偿费。 4、 行政处罚 重。按照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规定,对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的司机,不论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5、刑事责任重。根据《 刑法 》第133条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肇事后逃逸的,属法定的加重情节,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 有期徒刑 。如果伤者没有死亡,机动车驾驶员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将撞伤者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伤者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废的,则构成了 故意杀人罪 或 故意伤害罪 ,按《刑法》规定,将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此外,法律还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车人指使肇事司机逃逸,致使伤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上述人员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随着家庭汽车使用的普及性,交通事故的发生也持续攀升,国家对交通事故的处罚也是愈来愈严厉,因为交通事故对一个家庭造成的影响和伤害是致命,对国家的社会治安和稳定也是存在很大的隐患。提高民众交通 法规 知识以及其文明开车是很有必要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海报

上一篇 交通肇事逃逸认定的要件有哪些的简单介绍
下一篇 开车致人死亡的要负什么责任(开车致人死亡的要负什么责任,抚养费)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共犯的认定的信息

交通肇事逃逸共犯的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 共犯的认定:在 共同犯罪 中具有联络,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各共犯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内容、社会意义与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危...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