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中后并未离开现场被害人死亡责任要如何认定的简单介绍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法律责任有哪些,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责任如何认定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 的法律责任,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肇事者在事故中承担何种比例的责任,是否存在逃逸,是否因其逃逸而致人死亡,是否存在醉驾或者无证驾驶?? 一、刑事责任方面: 1、《刑法》第133条规定: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 逃逸致人死亡 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无能力赔偿 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3、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 交通肇事罪 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 驾驶机动车 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交通肇事罪中后并未离开现场被害人死亡责任要如何认定的简单介绍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如何认定

在 交通事故 中如果出现了逃逸的情况,则此时肇事者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比较中的,并且此时构成 刑事犯罪 的可能性还很大,如果确认构成犯罪的话,则通常会按照 交通肇事罪 来认定。那此时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如何认定呢?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如何认定 交通肇逃逸案件不断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但如何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 呢? 交通肇事逃逸应具备的条件: 第一,时间上当事人知道已经发生交通事故; 第二,当事人主观上是为逃避法律责任(是否包括刑事和 民事责任 ,认识不一,我们倾向仅仅是刑事责任); 第三,已经离开交通事故现场。 只有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否则,认定当事人离开事故现场就是逃逸难免过于严格,同时于法无据,于情不合。在上述案例二中何某的行为很明显是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应该认定其有逃逸情节,而在案例一中的古某虽然有离开现场的情节,但其主观目的不是逃避法律追究,而是到交警部门 投案自首 ,所以不能认定为其逃逸;在案例三中,对于李某的行为也不能认定为逃逸,虽然其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但其不是从交通事故现场离开的。 二、什么情况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情况: 1、当事人不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的,其主观上也就没有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 2、特种车辆(如120、122、110、119)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为履行法律职责,发生了交通事故后,驾车离开现场的。但是如果是执行完任务后又发生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的就应该认定为逃逸,原因是其法定任务已经履行完毕,其肇事后离开没有法律依据。 3、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的,原因是其不构成 刑法 意义上的犯罪,其逃逸情节也就无从谈起。 4、当事人在正要离开现场时被抓住的,不应认定为逃逸,原因是其没有离开现场。 5、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交通肇事 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二款“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的规定,共犯也可以认定有逃逸情节。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肇事人当场被抓获,没有逃逸成功,而指使人从现场离开,对于指使人就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共犯,也就不存在逃逸的认定问题;相反,肇事人从现场离开,而指使人没有来得及离开现场并被抓住,还能认定指使人有逃逸情节吗?很显然不能,因为指使人没有离开肇事现场,如果发生了被害人死亡的后果而且该后果是因没有及时救助造成的,指使人仅仅构成一般的交通肇事罪(没有逃逸情节),对于肇事者来说则应该认定有逃逸情节的交通肇事罪。所以我们必须注意的主要问题是,逃逸是交通肇事罪的一个量刑情节,不是单独的犯罪行为,所以犯罪有未遂与既遂的差别,而逃逸就不存在未遂的问题,只有犯罪行为才存在未遂的刑法意义。 综合上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如何认定。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存在逃逸的情况,但其实并不一定交通肇事就一定构成犯罪,所以不能很肯定都说此时就需要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但至少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民事赔偿责任肯定是不能免除的。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办 交通肇事如何量刑

1.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怎么办?

《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因逃 逸致 人死亡”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行为人逃避法律追究,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这就界定了逃逸致人死亡的具体范围。司法实践中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未涉及行为人的其他危害行为,即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的单纯逃逸。交通事故中行为人撞人后逃逸,被害人因过失致人死亡,包括事故发生后行为人撞人后逃逸,误以为被害人没有受伤或伤势不重,没有生命危险,或误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被害人会被在场的人或过往车辆救助(如事故发生在闹市区和行人、车辆较多的区域)。在这类案件中,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发生交通事故却仍然逃逸,就应当按照“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节处罚。但是,如果行为人重伤被害人的事故发生在偏僻的道路上、野外或者寒冷的深夜,行为人明知除了自己之外,其他人给予帮助的可能性极小,仍然驾车逃逸,最终导致被害人死亡。此时,行为人构成不作为故意杀人罪。

2.一次交通事故后逃逸,在逃逸过程中又发生另一次交通事故,即二次事故。这时候也有两种情况:

一是行为人的交通事故造成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后逃逸,被害人因后一种逃 逸行 为又造成另一次交通事故重伤或者死亡。交通肇事前行为和交通肇事后行为均构成交通肇事罪,但在本案中,按照交通肇事罪数罪并罚。但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适用于交通肇事罪的第三个量刑档次,在此刑罚幅度内从重处罚。

第二,交通事故发生后,行为人驾车逃逸,在逃逸途中,驾车撞人,危害公共安全。这种情况多是因为行为人因为紧张害怕交通事故而失控,拼命逃避罪责。他开车撞人,造成多人伤亡。主观上是将一个人的现有过错转化为间接故意,放任不特定多数人的死伤结果发生,客观上实际上危害或者威胁了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后一种行为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那么行为人应当以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承担刑事责任。

3.行为人发生交通事故后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并藏匿、遗弃以逃避法律追究,导致被害人无法获得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根据《解释》第六条,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因为行为人之前的寻衅滋事、搬动被害人的行为,导致其负有救助被害人生命的义务,而行为人没有履行自己的救助义务,导致被害人死亡或者重度残疾,对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侵害。因此,应当构成不作为故意杀人罪。前一次造成交通事故的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以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处罚行为人。

4.如果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并在逃逸过程中对行为人的“伤害”行为进行干预,如拖拽伤者逃逸、故意轧死人,并将被害人抛入水中,造成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认定该行为为故意伤害或者故意杀人,以故意伤害或者故意杀人、交通肇事罪数罪并罚行为人。

二、交通肇事罪怎么判?

交通事故是指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交通事故。因碰撞、碾压、刮擦、翻车、车祸、爆炸、火灾等引起。,在行驶过程中,车辆行为人承担相应的事故责任。《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一)造成2人以上死亡或者5人以上重伤,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019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后转移被害人导致死亡的行为性质

要结合当事人的行为以及主观心态,交通肇事后转移被害人致人死亡可能触犯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和交通肇事罪中三哥中的一个罪。比如肇事者故意转移被害人到人际稀少的地方使被害人得不到救治死亡涉嫌故意杀人;肇事者拨打报警电话后走了,警察来了被害人已经死亡这里面肇事者存在过于自信的过失,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交通肇事后拨打报警电话并将被害人送往医院,涉嫌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致人当场死亡怎么判刑

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标准和量刑标准如下: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2、《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扩展资料

为依法惩处交通肇事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将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法院网:《刑法》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海报

上一篇 非机动车肇事逃逸拘留多少天(非机动车辆肇事逃逸)
下一篇 交通肇事逃逸怎样认定的简单介绍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交通肇事罪中后并未离开现场被害人死亡责任要如何认定的简单介绍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法律责任有哪些,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责任如何认定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 的法律责任,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肇事者在事故中承担何种比例的责任,是否存在逃逸,是...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