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人工授精生子法律地位(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
人工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怎么认定
人工生育子女是指运用现代医学技术,采取非传统的生殖办法,使得夫妻双方可以生育他们认可的子女。
根据法律规定,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一致同意进行人工授精,所生子女视为夫妻双方的婚生子女。可见,同质人工授精所生育的子女视为婚生子女,适用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我国明确人工授精生子法律地位,人工授精的孩子和自然受孕的有何不同?
人工授精和自然受孕的不同
我国对于人工授精生子已经呈现逐渐开放的局势,对于难以受孕或者存在生育缺陷的夫妻而言,人工授精是最好的怀孕措施。试管婴儿能够给这些家庭带来福音,让他们也实现生孩子的梦想。人工受精和自然受孕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精卵结合的环境,一个是在体外,一个是在体内。
在体外受精是需要通过专业人士将精子卵子培养到能够结合的程度,随后再将它们放置在一起,形成受精卵。再将受精卵放入人体的子宫中,让其自然发育。而自然受孕整个过程都是在身体里完成的。
两种方式生出来的孩子法律地位都是有保障的
但是殊途同归,不管是使用哪种方式形成了受精卵,最终受精卵本质没有任何的区别。它还是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产物,并且具有父亲和母亲各一半的基因。所以不管是人工受精还是自然受孕,生出来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任何的不同。
所以在从法律角度上而言,确定人工授精生出来的孩子的法律地位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因为本身这些孩子和其他孩子并没有任何的区别,所以他们应该享受同等的权利。他们有最基本的人权,有作为我国公民可以享受的各种权利,其次父母对于这个孩子也同样存在抚养的责任和义务。
人工授精存在两种情况
一般而言,人工授精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父母双方确定,精子卵子都是父母双方各自个体提供的。而在操作的过程中,父母双方也必须要签署相应的协议,保证精卵子出自于自身,并且会承担起父母相应的责任。
还有一种情况是父亲不确定,精子是从医院的精子库中提取出来的,而卵子是由女性自己提供的。在此种过程中父亲这个角色就不会存在了,所以这样的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是单亲家庭。
关于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
人工授精是采用人工 方法 而不是自然交配方法,将精液输入雌性的子宫或子宫颈的授精过程。你对于人工授精有多少了解?下面由我为你详细介绍人工授精的相关 法律知识 。
关于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
1、我国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对人工授精的子女虽没有作一个明确的规定,但在最高院及部门规章中规定了对人工授精所生育的子女给予保护的条件:
第一,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生的子女;
第二,是双方一致同意采取人工受精生育子女。
关于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
2、最高人民法院(1991)民他字第12号函即《关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以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的复函》规定:
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一致同意进行人工授精,所生子女应视为夫妻双方的婚生子女,父母子女之间权利义务关系适用《婚姻法》的有关规定。
3、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中规定:
医务人员有义务告知受者通过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后代与自然受孕分娩的后代享有同样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包括后代的继承权、受 教育 权、赡养父母的义务、父母离异时对孩子监护权的裁定等;有义务告知接受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夫妇,他们通过对该技术出生的孩子(包括对有出生缺陷的孩子)负有伦理、道德和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有义务告知供精者,对其供精出生的后代无任何的权利和义务。
4、《婚姻法》对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 父母 对子 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第二十五条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第三十六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第三十七条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相关阅读:
供精人工授精
1.适应证:睾丸性无精子症、梗阻性无精子症、严重的少精子症、弱精子症和畸精子症;输精管复通失败;射精障碍;男方和(或)家族有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母儿血型不合不能得到存活的新生儿。其中,除睾丸性无精症外,其他需行供精人工授精技术的患者,医务人员必须向其交代其可以通过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获得自己血亲关系的后代。
2.禁忌证:女方患有生殖泌尿系统急性感染或性传播疾病;女方患有严重遗传、躯体疾病或精神疾患;女方接触致畸量的射线、毒物、药品并处于作用期;女方有吸毒等不良嗜好。
3.供精人工授精常用部位:包括阴道内人工授精、宫颈内人工授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一般采用宫颈内人工授精。
4.供精人工授精方法及时机:可以在自然周期或促排卵周期中进行,具体时机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
AID精液要求:按照卫生部技术规范的要求,解冻后精液用于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时,要求复苏后精液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不得低于10times;10/ml,前向运动的百分率不得低于35%。
6.实施供精人工授精技术的机构应建立严格的保密 措施 ,确保患者的个人隐私安全;建立切实可行的随访机制,保证及时准确地向精子库反馈妊娠及子代情况;建立可靠的运行机制,配合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严格控制每一位供精者的冷冻精液最多只能使5名妇女受孕。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