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民法典练兵的词条

2023-02-08 法律资讯 民法典

世界古代史时间轴(中外分开)

一、世界古代史时间轴

1、古希腊罗马时期

古希腊罗马科技是指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科学技术,其成就达到了奴隶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他是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基础,他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也对近现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中世纪时期

中世纪(Middle Ages)从公元5世纪持续到公元15世纪,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的一个中间时期。中世纪始于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最终融入文艺复兴和探索时代(地理大发现)中。 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东罗马帝国灭亡。

3、14-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工场手工业时期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向帝国过渡的历史。

整个世界近代史有三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二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三是亚、非、拉美人民反对殖民压迫。从时间和内容上,可将其分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时期。

4、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

5、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6、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二、中国古代史时间轴

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物证,可将中国古代史划分为十个纪:

1、炎黄纪: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约两千四百年(公元前五十至前二十六世纪)。以农业社会、母系社会末期、铜石并用时代、父系社会初期为准。炎黄纪已经出现私有制、商业、战争、奴隶。

2、虞夏纪:以龙山文化、齐家文化为代表,约一千年(公元前二十六至前十六世纪)。二里头文化兜底:以青铜器时代初期、双轮车、城市、文字等古文明标志为准。传说时代的颛顼、帝喾、尧、舜、禹或可研究纳入本时代故事集。

3、商周纪:青铜器时代中期,分封制中期,以殷墟、甲骨文为典型代表。成汤灭夏、武王伐纣、国人暴动为本时代三部曲。约八百年。

4、齐楚纪:铜铁并用时代,约六百年。以齐楚为代表的众多周边族群势力(分别代表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大规模融入华夏,为最终形成汉族奠定了基础。这个时代,分封制由鼎盛而崩溃、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封建帝制萌芽。有西周共和、平王东迁,尊王攘夷、问鼎中原,商鞅变法、长平之战等等重要历史故事。

5、秦汉纪:铁器时代初期,中国进入帝制时代。以大一统、书同文为时代口号,史记、汉书为时代标志,蔡伦改进造纸术更具有划时代意义。有秦并六国、大泽乡起义、楚汉相争、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封狼居胥、昭君出塞、班超投笔从戎等重要历史故事。

6、魏晋纪。亢龙有悔,黄巾起义,三国两晋,五胡乱华,十六国走马,南北朝并立。

7、隋唐纪。凤凰涅盘,盛世隋唐,隋文科举,大乘玄奘,贞观天可汗,则天女皇帝。(隋文帝……)

8、宋元纪。天下一家,地狱天堂,文明臻极,野蛮大成,华夏之殇无尽痛,上帝之鞭惊启蒙。(借用欧洲文艺复兴之意)(十字军东征、蒙古西征、巴格达百年翻译运动……)

9、明清纪。黄粱石头,南柯红楼,千载遗梦,百年屈辱,金粉帝国,罪恶毒瘤,极权桎梏瓜藤狱,十万成就皆嫁衣。(红楼梦……)

10、共和纪。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甲午辛亥,北伐长征,民国共和,抗战翻身。

扩展资料

世界古代史始自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世界古代史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到文艺复兴(14—16世纪)的一段时期。文明出现之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被阶级社会所代替,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

在奴隶制度衰落和崩溃的过程中,封建制度得以发展和确立,社会经济和文化缓慢地向前发展。 在世界古代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古代文明为近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人类文明出现到15世纪,亚洲、非洲和欧洲之间的接触和交流逐渐加强,美洲和大洋洲则与亚洲、非洲和欧洲处于基本隔绝的状态。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会。

其中封建社会可分为五个阶段: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阶段。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阶段。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世界古代史 (世界历史分支)

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史 (中国历史)

包含民法典练兵的词条

2021年民法真题卷现在能用吗

能用,2021年民法真题卷现在能用的,因为2021年民法真题卷现在可以用作练兵题来做,所以2021年民法真题卷现在能用

有关拿破伦的事迹

拿破仑·波拿巴,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1779年,在法国布里埃纳军校学习军事。1784年,升入巴黎军官学校,毕业后被任命为瓦朗斯炮兵团少尉军官,时年仅16岁。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同情革命,一时成为雅各宾派的拥护者。他三次回到故乡科西嘉岛,积极开展争取科西嘉岛自治和自由的活动。由于受到当地亲英反法的保利集团的排挤,被迫举家迁至法国本土。 1793年7月,拿破仑带兵一举攻下了保王党的堡垒土伦,深受雅各宾派奥古斯都.罗伯斯庇尔的赏识,1794年1月14日,被任命为少将、炮兵旅长。热月政变发生后,雅各宾派共有103人遇害,拿破仑亦受牵连,于8月5日被捕。后经审讯,无罪释放,但被免去少将、炮兵旅长职衔。拿破仑一时困居巴黎。

1795年10月4日,巴黎发生保王党人的武装叛乱。督政官巴拉斯请来拿破仑帮助平息叛乱。拿破仑用大炮一举击垮了叛乱者,挽救了危局。督政府晋升拿破仑为陆军中将、巴黎卫戍司令。一夜之间,穷困潦倒的拿破仑成为军界和政界无人不晓的大人物。1796年3月2日,年仅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军司令官,从此开始了独立作战的生涯。3月9日,拿破仑与巴黎著名的交际花约瑟芬.博阿尔内匆匆举行了婚礼。两天后,他告别新婚妻子,赶赴意大利军团上任。他统率数万大军直驱意大利,与处于优势的第一次反法同盟军奥军和撒丁军连续作战,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胜利。从意大利凯旋巴黎时,他暗下决心,要做一统天下的社稷首领。崛起的拿破仑使督政府感到了威胁,督政官员们决定把他调到远离巴黎的地方去。1798年4月12日,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埃及军(东方军)司令官。5月18 日,拿破仑挥师东下,远征埃及。他希望借助新的胜利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1799年8月22日,拿破仑看到国内局势急转直下,人民怨声载道,认为时机已到,立即率亲信离开埃及,返回巴黎。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成功,成为第一执政。1800年6月14日,拿破仑在马伦哥大败奥地利军,迫使第二次反法同盟解体。拿破仑利用欧洲大陆短暂的和平,励精图治,发展国力,一时间法国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1802年5月,经全民投票通过,拿破仑成为“终身执政”,集行政、司法、立法大权于一身,向帝制过渡铺平了道路。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黄袍加身,宣告自己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称号为“拿破仑一世”。1805年8月9日,奥、英、俄结成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率军东进应战,取得了乌尔姆、奥斯特里茨等大战的胜利,俄皇、奥帝狼狈而逃。拿破仑乘胜在南德、中德、西德各诸侯国组成“莱茵同盟”,把它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

1806年秋,英、俄、普等国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10月1日,普鲁士率先对法宣战。14日一天当中,法军同时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打了两个漂亮仗,普军几乎全军覆没。10月27日,法军进占柏林,海涅曾夸张的说:“拿破仑一口气,吹去了普鲁士。”接著,法国东击俄军。1807年6月14日,拿破仑在弗里德兰大败俄军,俄皇被迫求和。为了窒息英伦三岛,严格实行“大陆封锁”政策,1807年10月,拿破仑发动了征服伊比利亚半岛战争。法军入侵激起岛上人民的强烈反抗,法军很快陷进了民众战争的泥潭难以自拔。拿破仑不得不吞下自己种下的苦果。

1809年初,因对付普、奥等国的第五次反法同盟,拿破仑不等西班牙战事结束,就匆匆率兵一部回国,东征奥地利。拿破仑凭著他那钢铁般的意志,转败为胜,迫使奥地利再一次割地求和。1810年3月,娶奥国公主玛丽亚.路易莎为妻。拿破仑帝国达到极盛时期。可是,这个欧洲枭雄最得意的时刻也是其霸业发生决定性逆转的时刻。1812年,拿破仑集兵50万远征俄罗斯。他长驱直入,直捣莫斯科城。然而,俄国的严寒气候和当地军民的抗法斗争终于使法军大败而归。

1813年,欧洲第六次反法同盟成立,拿破仑率军40万与联军作战,不料在莱比锡战役中一败涂地,各附庸国及诸小邦乘机起来摆脱法国控制,拿破仑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1814年,联军向法国本土进军。3月30日,巴黎沦陷。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并被放逐到意大利的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然而,这个失败者再次创造了历史上罕见的奇迹,他从戒备森严的厄尔巴岛上逃了出来。1815年3月20日,他不费一枪一弹进占了巴黎,重新登上皇帝宝座,建立了历史上所称的“百日王朝”。欧洲各君主国重新又调集重兵,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军。1815年6月,法军在滑铁卢战役中覆没,拿破仑第二次退位。10月,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病逝,终年52岁

古代国外一些杰出将领和他们的事迹

就举两个例子吧

1、凯撒 罗马

凯撒,古罗马统帅,政治家。出身贵族。少年时期受过良好教育。前78年苏拉死后,凯撒积极参加反苏拉体制的斗争,崭露头角。前68~前62年曾任财务官、市政官、大祭司长、大法官等职。前61年出任西班牙行省总督,征服一些部落,聚敛大量资财。翌年回罗马,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盟,史称"前三头同盟"。前59年在庞培、克拉苏和民主派支持下当选执政官。翌年任山南高卢(内高卢)总督后,利用山北高卢(外高卢)各部落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和武力征服的策略,经高卢战争最后征服山北高卢。其间,曾于前55年率军渡过莱茵河侵入日耳曼尼亚,两次渡海侵入不列颠。战争中,他造就了一支训练有素、能征善战和忠诚于他的军队,并积累巨额财产,为其日后夺权打下基础。前53年克拉苏在帕提亚(安息)战争中战败身亡后,他与庞培及元老院的矛盾激化。前49年1月初,元老院在庞培支持下议决要凯撒任期满后交出高卢行省的统辖权和军权。他断然拒绝,于1月10日率军渡过鲁比肯河,进军罗马,迫使庞培偕大批元老逃往希腊。同年秋出兵西班牙,击败当地的庞培军队。前48年进军希腊,取得法萨罗之战的胜利,并挥师埃及追击庞培。在埃及卷入托勒密十三世与其姐克里奥帕特拉七世的权力斗争,支持后者单独执政、成为埃及唯一国王。随后转战小亚细亚,击溃本都国王的军队。前46年进军北非,再征西班牙,清剿庞培余党后,于翌年凯旋罗马。经连年征战,凯撒获得终身独裁官、执政官、保民官等职,兼领大将军、大祭司长荣衔,并被尊为"祖国之父",成为无冕之王。当政期间,实行一系列改革,改善行省管理制度,颁布反对行省官员勒索的法令,扩大授予罗马公民权的范围,建立退役老兵殖民地,实行自治市法,增设高级官职,扩充元老院等。此外,他改订历法,推行"儒略历"。作为军事统帅,他善于并用政治手段与军事手段,分化瓦解和各个歼灭敌人;重视骑兵的作用,强调步骑兵协同作战;在兵力部署上建立了预备队,增大了战斗队形的纵深和稳定性。其代表作《高卢战记》、《内战记》是研究古罗马军事历史的重要文献(见凯撒的军事思想)。凯撒的独裁统治动摇了罗马的共和政体,激起贵族共和派的强烈反对。前44年3月15日,他在元老院议事厅被布鲁图、喀西约等人阴谋刺杀。

盖尤斯·尤利乌斯·凯撒,出生于公元前102年, 正是罗马共和国发生严重政治危机的时代。这时,罗马的经济基础已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它已经变成西方古典时代奴隶制度最发达的国家,原来的小农业已完全被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庄园取代,直接的军事掠夺和以贡赋等方式向被征服地区进行的压榨,使地中海沿岸各地的财富大量涌入意大利,加速了罗马的社会分化。

经济上的巨大变化,自然要影响到罗马的政治生活,被征服土地在日益扩大、由雇佣军组成的常备军在不断扩充,奴隶人口在急剧增加,由失业小农民和释放奴隶构成的游民阶层也在大量涌向首都,这就需要大大加强国家机器才能应付,但这时的罗马国家体制却基本上还是当年台伯河上那个小公社的那套城邦制度。它那年年重选的文官政府、它那已变得臃肿不灵的公民大会和它那由少数世代掌权的豪门贵族垄断的元老院,根本无法适应这个局面。从公元前二世纪三十年代起,就不断有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种种民主改革的方案,但都因为触犯豪门贵族的利益,因而受到盘据在元老院的一小撮所谓贵族共和派的反对,遭到失败。此后,主张民主改革的人前仆后继、奋斗不息,民主运动从合法的要求改良逐渐发展到采取阴谋暴动甚至内战的方式。公元前82年,豪门贵族的保护者苏拉用血腥的大屠杀镇压了反对派,民主运动才一时沉寂下去。但大屠杀并不能消除引起要求改革的根源,苏拉不久死去后,民主运动马上就卷土重来。这时,罗马贵族共和政府的颟顸无能、社会秩序的动荡不安,军人的专横跋扈,已经大大削弱了国家的力量,到公元前一世纪的七十年代,局势终于发展到极为可虑的地步。东方强邻的进攻和西方行省的割据都还在其次,严重的是地中海上的海盗横行和斯巴达克斯所领导的奴隶起义。海盗横行不但使沿海地带民不聊生,连罗马也因海外的粮食运不来而有断炊之虞;奴隶起义使意大利遭到汉尼拔战争以来最沉重的一次兵灾,而且从根子上震撼了罗马的奴隶制度,打击了奴隶制经济。奴隶起义迫使奴隶主对剥削奴隶和经营田产的方式作出某些改变,也迫使奴隶主改变控制奴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迫使他们不得不变换已不能保障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共和政体。正象革命导师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当某一个国家内部的国家政权同它的经济发展处于对立地位的时候——直到现在,几乎一切政治权力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都是这样,——斗争每次总是以政治权力被推翻而告终。"凯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登上政治舞台的。

凯撒出身于罗马的一个古老但已中落的贵族家族,由于他和老一辈的民主派领袖马略和钦奈有亲谊,青年时代就受到贵族共和派的排挤,迫使他只能自始就站在民主派一边,逐渐成为反对派的领袖,一面也按部就班地从财务官、工务官升到司法官。但在这时候,他除了在街头的游民阶层中拥有巨大的号召力以外,没有别的政治资本,为此他设法跟当时在军队中有极大势力的克耐犹斯·庞培和代表富豪们即所谓骑士阶层的罗马首富马古斯·克拉苏斯结成"三人同盟"。当然,这三个人代表的是三个不同利益的集团,只是因为同样受到把持元老院的贵族共和派的排挤,才凑合到一起去的。凯撒在这两个人的共同支持下,当选上公元前59年的执政官,但由于元老院的掣肘,并没有什么大的建树。

这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政局动荡,罗马统治集团中无论那一派的领袖人物,都从实际经验中体会到,要掌握政权,必须先有一支武装力量,只有利用武力,才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凯撒在执政官任期届满之后,竭力设法争取到高卢行省去担任行省长官,目的是趁在高卢的机会训练起一支自己的军队,作为政治上的后盾;同时,在高卢大事开拓疆土,掳掠奴隶,还可以为自己在罗马的奴隶主阶级中取得声誉,又可以乘机积聚起一大笔财富来作为今后政治活动的资本。

凯撒在公元前58年前往高卢,到公元前49年初方回意大利。他在高卢的九年中,据普鲁塔克说,曾经屠杀了一百万人,俘虏了一百万人。他本人和他部下的将吏都发了大财,使他能在罗马广施贿赂,甚至一直贿赂到要人们的宠奴身上。他还在平民中举办各种演出,发放大宗金钱,并在意大利许多城镇兴建大量工程,既讨好了包主的人,也讨好了因此获得工作机会的平民。这样一来,他在意大利公民中的声望,渐渐超出"三人同盟"中的其它两人,特别是他借高卢作为练兵场所,训练起一支当时共和国最能征惯战的部队,而且是一支只知有凯撒、不知有国家的部队。

凯撒的成功刺激了克拉苏斯,他在公元前63年赶到东方去发动对安息的战争,希望在那边取得跟凯撒同样的成功,不料全军覆没,死在那边。这就使得原来鼎足相峙的"三人同盟",只剩下凯撒和庞培两雄并立,彼此日益猜忌,加上元老院中一些人的从中挑拨拉拢,庞培终于和凯撒破裂,正式站到元老院一边去,成为贵族共和派借以对抗凯撒的首领。公元前49年凯撒带着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意大利,庞培措手不及,带着全部政府人员和元老院仓皇逃出罗马,渡海进入希腊,听恁意大利落人凯撒手中。次年冬天,凯撒也赶到希腊,在法萨勒斯一战击败庞培主力。庞培逃往埃及,被埃及人就地杀死。凯撒在肃清了其他各地庞培余党后,重新统一全国。

凯撒一个行省一个行省地肃清庞培余党的过程,也就是扫除罗马贵族共和体制的残余影响,建立新的统治机器的过程。因而,被凯撒重新统一了的这个罗马国家,已不再是过去的那个软弱无力、遇事拖拖沓沓的旧的罗马共和国,它已经是一个全新的中央集权的军事独裁国家,已经能够象身之使臂、臂之使指那样地统一指挥全国了,这对地中海沿岸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肯定是有利的。

凯撒从统一罗马国家到死去,还不到四年,但就在这样短的时。期内,他仍能完成了许多值得称道的工作,最堪注意的有两个方面:首先,他象摧枯拉朽地破坏了旧的贵族共和体制,把军政大权集中于一身,基本上完成了向君主独裁制的过渡,把过去几百年发展中随时遇到问题、随时修修补补、牵强凑合起来的那些重床叠架、支离破碎的旧制度,作了一番整齐划一的工作。他把执政官、统查官、保民官、大祭司长等重要职务兼于一身,他把元老院降为咨询机构、他把公民大会当作可有可无的装饰品,都是为他后来的继承人把罗马变成披了共和制外衣的帝国开创了道路。次之,他企图逐步废除旧罗马作为一个城邦霸国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特权,把意大利各城镇的地位提高到和罗马相等,把各行省的地位提高到和意大利相等,并且把公民权陆续给予罗马的各个行省——当然只给奴隶主阶级——使这个大帝国的统治集团基础更加扩大巩固。但这项工作仅只完成了一部分。过去他在高卢时就已经把公民权给了山内高卢人,后来还让他们的部分首领进入元老院,引起了那些把公民权视为禁脔,不愿别人分享的旧公民的不满,他们讥刺他:

"凯撒在凯旋式里牵着高卢人走,

却牵他们进了元老院;

高卢人脱下了长裤子,

反穿上了(元老们的)阔边长袍子。"

公元前44年,他制定适用于意大利各市镇的自治法,给它们跟罗马同样的地位;他恢复了意大利一向免除的关税;他还计划废除由商人承包征收行省税赋的办法,改由国家直接派人收取,取销行省人民最痛恨的一项秕政。难怪当时沸沸扬扬地传说他想把首都迁到亚历山大里亚去,把罗马改造成一个东方式的君主国家,主要就是因为他降低了罗马城在国家中地位的缘故。

凯撒在公元前44年被贵族共和派的残余分子刺杀,结束了他忙碌的一生,他的嗣子、他姊姊的孙子该犹斯·犹理乌斯·凯撒·屋大维安弩斯,那奥古斯都,在凯撒奠立的基础上,彻底完成了把奴隶制的罗马共和国改建成帝国的任务。

历来评论凯撒的人很多,大部分人都把他吹捧成不可一世的英雄人物、伟大的政治家、天才的统帅、作家、演说家等等,仿佛他是一个恁空建立了这个大帝国的人。其实,凯撒的一生斗争,只不过是奴隶主阶级中一个统治集团跟另一个统治集团为了该不该改变统治方式而作的斗争,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改善了这个奴隶制国家的处境,使奴隶制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可是受惠的仍然只是奴隶主阶级,根本没影响到当时广大奴隶阶级的命运。其次,他一生的成功,主要应该归之于他的恰巧处在罗马共和国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个历史时代,一时风云际会,机缘凑合,让他不自觉地完成了历史要他完成的事业,这里,他的个人品质象坚毅、机智大胆、圆滑等等,在其中只起了极其有限的作用,因而过分吹捧凯撒是不恰当的。正象革命导师恩格斯说的那样:"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末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即每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

相反,也有一些人竭力诟责凯撒,说他镇压了民主运动,把他的取销行会组织、恢复意大利关税。减少发给贫民口粮分额等等,说成是背叛平民。这些责难往往是出于对罗马当时的所谓"平民"、"民主运动"等等名词作了过分现代化解释的结果。要对共和末年聚居在罗马的所谓平民、他们的构成、他们的政治作用和经济地位等等作一番分析,是一件比较复杂的工作,而且也不是这里该做的工作,但至少可以肯定说,他们绝不是十八、九世纪的那种工业无产阶级。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第二版的序言中引用过的西斯蒙第的名言——"罗马的无产阶级依靠社会过活,现代社会则依靠无产阶级过活"——这就是关于他们的最中肯的结论。在公元前一两世纪中,他们在政治上从来没产生过一位自己的代表,也从来没提出过自已的一套政治纲领,他们一直是形形色色政治活动家手中播弄的工具。正跟我们不能把他们当做现代无产阶级一样,我们也绝不可以把凯撒看做是路易·拿破仑甚或梯也尔一流人物。凯撒在这里,只是不多不少地做了当时其他活动家做过的事情,可以责备他的至多是他起初利用了他们、后来又离开了他们而已。而离开他们、甚或损害到他们,则是.当时不问那个民主派活动家一旦当权之后,势必难免的事情。特别是凯撒,只要从前面简单地举出来的他所致力的工作来看,就可以知道这是他这些工作的必然结果。首都的游民阶层久已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要减轻对行省的搜括、减少罗马这个城市的特权,就不得不采取一些对这些游民不利的措施,象发放给公民的免费口粮,被凯撒从三十二万份一下子降到十五万份,把这一过去一向认为是公民应享的特权严加限制,变成真正的社会救济,就是一个例子。而且建立了强有力的个人统治之后,公民大会连作为橡皮图章的作用都失去了,游民阶层在政治上的地位也就宣告结束,用不着再竭尽国库所有去讨好他们,这正是合乎逻辑的发展,也是从共和国向帝国过渡的必然结果。凯撒一生的所作所为可议的地方虽然很多,恰恰不在这一方面。

2、汉尼拔 腓尼基

罗马与迦太基两个古代地中海世界最强的奴隶制国家为了争夺地中海世界的霸权,展开了长达一百多年的争霸战争,因罗马人亦称迦太基人为布匿人,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被称做布匿战争。而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与迦太基双方都冉冉升起璀璨的新星,罗马出现了显赫一时的西庇阿家族,而迦太

基则拥有被称做“战略之父”的汉尼拔。

第一部分:布匿战争的背景

第一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完成了对意大利半岛的征服,其不断膨胀的大国霸权主义不可避免对地中海南岸的商业帝国迦太基产生威胁。于是,围绕着对西西里及其附近岛屿的归属权,公元前264年,两国之间爆发了第一次布匿战争。虽然迦太基拥有当时地中海世界最强大的海军,并数次重创罗马海军。但是罗马民族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使他们在遭受了比迦太基人更惨重的损失后,最终战胜了迦太基,取得第一次布匿战争的胜利,将西西里及其附近岛屿纳入罗马版图。

第二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18年,年仅28岁的汉尼拔从迦太基海外领地西班牙出发,倾入意大利本土,第二次布匿战争拉开了序幕。虽然号称“战略之父”的汉尼拔在意大利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连续大败罗马军,但由于迦太基政府内讧不断,他不能及时从北非得到补给以及援兵,而来自西班牙的援军又遭遇罗马的围堵,全军覆没,最终不得不放弃意大利,无功而返。随后在扎马会战中,汉尼拔败给了罗马著名统帅西庇阿,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败仗,也是最后一次败仗。迦太基无力再战,只得向罗马投降。罗马取得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最后胜利。因为这次战争始终于汉尼拔的活动为线索,所以这次战争也被称做 “汉尼拔战争”。

第三次布匿战争

经过前两次布匿战争,迦太基从一个实力强大的地中海强国沦落为惟罗马马首是瞻的附庸国,但其几百年建立的基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被摧毁的,它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盛。紧惕迦太基再次强盛的罗马,念念不忘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汉尼拔曾经差点攻打罗马城。于是罗马找了一个借口,要迦太基拆除港口,搬到北非内陆,迦太基拒绝,罗马随即对迦太基宣战。公元前149年,罗马军围攻迦太基城,迦太基平民与军队协同防御,罗马围攻了整整三年,仍没有攻破迦太基城。接着,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打败汉尼拔的西庇阿·阿非利加的过继孙子埃米利安·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小西庇阿)以强大兵力攻陷迦太基城,并将其夷为平地,幸存的5万人全部贬为奴隶。迦太基帝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此从世界上消失,罗马将整个地中海变为内湖。

第二部分:汉尼拔生平

汉尼拔·巴卡(Hannibal Barca,公元前247年—前182年),北非古国迦太基名将。年少时随父亲哈米尔卡·巴卡进军西班牙,终身与罗马为敌,在军事上有卓越表现。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率领军队从西班牙翻越庇里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进入义大利北部,在特拉比亚战役(公元前218年)、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公元前217 年)和坎尼战役(公元前216年)中击溃罗马人。坎尼战役之后,罗马人拒绝与汉尼拔发生正面冲突,并逐渐夺回义大利南部的要塞。公元前204年,罗马人在大西庇阿的率领下入侵迦太基本土,迫使汉尼拔回到非洲。公元前202年,大西庇阿於扎马战役击败汉尼拔。

战后,公元前196年汉尼拔成为迦太基的行政官,以帮助迦太基从战争的疮痍中恢复。公元前195年,罗马人迫使汉尼拔被驱逐。汉尼拔出走东方,流亡到塞琉西王国,直到公元前189年,罗马打败安条克,并要求引渡汉尼拔,汉尼拔逃到小亚细亚北部的比提尼亚王国。即使如此,罗马人仍然不放心汉尼拔,一直争取把他引渡到罗马受审,汉尼拔在公元前182年服毒自尽。

第三部分:汉尼拔的四次重大战役

1.特拉比亚之战

时间:公元前218年12月

地点:北意大利波河支流特拉比亚河畔

交战双方:迦太基统帅汉尼拔VS罗马执政官老西庇阿罗马执政官森普罗尼乌斯

兵力:迦太基军34000人,罗马军40000人

过程简介:罗马执政官指挥不力,没有完全发挥出罗马军队的战斗力,汉尼拔以战象为冲锋主力,

撕开了罗马军的正面步兵主力,同时使罗马骑兵很快失去战斗能力,罗马步兵虽然英勇战斗,但随即遭

到汉尼拔步兵的包抄,结果罗马军大败,被迫撤离北意大利。

2.特拉西美诺湖之战(Trasimene Battle)

时间:公元前217年6月21日

地点:意大利半岛埃特鲁尼亚Etruria东部特拉西梅诺湖

交战双方:迦太基统帅汉尼拔VS罗马执政官弗拉米尼努斯

兵力:迦太基军人数不详,罗马军30000人

过程简介:罗马执政官弗拉米尼努斯缺乏战争经验,被汉尼拔引入三面环山,一面临湖的平坦开阔

地。当罗马军沿着湖边大路前进,准备在前方迎敌时,汉尼拔的伏军却出现在侧面和后方。这就迫使罗

马军转向侧面背水而战。罗马军大批葬身湖中和大道上,执政官也战死。战斗从清晨开始几个小时就结

束了,罗马军15000人阵亡,其余幸存的士兵全部被俘虏。而汉尼拔仅损失1500人。

3.坎尼战役

时间:公元前216年8月2日

地点:意大利半岛坎尼城附近平原

交战双方:迦太基统帅汉尼拔VS罗马执政官瓦罗

兵力:迦太基军42000人,其中32000名步兵,10000名骑兵;罗马军73000人,其中步兵66000人,骑

兵7000人。

过程简介:汉尼拔把瓦罗引诱到坎尼城附近广阔的适宜骑兵作战的平原,以正面半月形的高卢步兵

对抗罗马的步兵方阵,战斗开始后,高卢步兵按照汉尼拔预期的开始后退,罗马步兵一步步前进,随后

汉尼拔巧妙地调动剩余步兵和骑兵自两翼飞速包抄罗马军,自敌方身后完成对罗马军团的包围。罗马军

团面对包围完全不能动弹,战斗变成单方面的屠杀,罗马军最后战死44000人,其中包括一名执政官与80

名元老,被俘10000 人。而汉尼拔仅仅损失了6000人。坎尼战役是西方军事史上著名的会战。

4.扎马战役

时间:公元前202年

地点:北非迦太基城以南50英里的扎马城附近

交战双方:迦太基统帅汉尼拔VS罗马执政官大西庇阿

兵力:迦太基军40000人,罗马军40000人

过程简介:西庇阿与汉尼拔棋逢对手,各人施展了自己的军事才能,摆开包围的架势。汉尼拔以层

出不穷的几层兵力对付西庇阿的进攻。最后西庇阿以骑兵优势包围了汉尼拔的后卫解决了战斗。坎尼战

役在迦太基本土重演,但这次得胜的是罗马人。

第四部分:对汉尼拔的评价

论将才,汉尼拔的战争艺术远远高于罗马的执政官们,只有小西庇阿可以与之相比。汉尼拔曾自比

仅仅排在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之后,这并不完全是夸张。因为他的军队素质不能跟亚历山大的军队

相比,而他的对手又是比波斯人更骁勇善战的罗马人,他实际上单枪匹马地向古代最强盛、其政治、军

事基础最坚固的社团及其同盟提出了挑战,并且几乎将她摧毁,这似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因为,从根本上说,罗马是一个远较迦太基强大的国家。他在这样的一种劣势中还能取得这样巨大的胜利,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汉尼拔,北非迦太基名将,位列西方古代四大名将的第二位,其他三位分别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

大帝,罗马共和国末期无冕之王恺撒大帝,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

比较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的明治维新,有何异同点?并分析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

[ 2005-12-9 21:16:00 | By: 苍王阁主人 ]

1842年8月29日,在炮口对着南京城的英国军舰上,道光皇帝发派的“盛京将军”耆英未经谈判便在英国人起草的《南京条约》上签字画押,赔了银子,割了香港,允了五口通商,分享了关税。紧接着,两年之内,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相继签订,孤芳自赏了2000年的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

1854年3月8日,在美国军舰火炮射程之内,在500名美国水兵的注目之下,随着17响礼炮的轰鸣,美国舰队司令和日本德川幕府的代表开始了通商谈判,签署的文件叫做《日美亲善条约》。紧接着

,两年之内,日英、日俄和日荷之间都建立起了“亲善”,德川幕府200年的闭关锁国瞬间崩溃,日本面临着和中国同样的危机。

面临危机,两个国家都醒过来了。都想变革旧制,都想富国强兵,都学习外国先进,但变革内容有同有异,变革结果大相径庭。

变革之前,两国各有各的症结,各有各的难处。

中国地大人多,民族教派繁杂,一统天下的皇权不仅受到来自西方列强的威胁,还被形形色色的造反折腾得地覆天翻:南有接连四次考不上秀才然后就自称“耶稣弟弟”的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国”,北有白莲教信徒们发动的捻军起义,西南有“总统兵马大元帅”杜文秀的大理割据,西北有此起彼伏的回民造反。更不要说俄罗斯对伊犁的虎视眈眈和中亚浩罕国将军阿古柏对新疆的侵占。

日本地小人少,民族教派单一,但架空天皇的幕府统治已糟朽不堪,260个大大小小的封建藩主各自为政盘剥农民,工商业者在“四民”等级制度中被排在最后,受尽了限制,引来了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若不是地处偏远,恐怕连半殖民地都当不成,早就被英国人灭了。

要说变革,还是中国走在前面。1861年,大清国建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开始按照国际惯例处理外交,曾国藩则上书咸丰皇帝,称第一要务为“购买外洋船炮……继而试造”,发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第二年,上海出了报纸,北京办了外语学校;第三年,李鸿章办了江南制造局制造现代化兵器;又三年,左宗棠建起了马尾造船厂。1868年,也就是日本人推翻了德川幕府,开始维新的时候,大清国已经造出了第一艘国产军舰,买来的6艘英国军舰也已到港。那时候,日本水师只有木帆船。

中国变了,但变得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

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是体制,然后是皮毛。

日本变革的先行者是一位名叫吉田松阴的下级武士。启迪他的书是启迪林则徐、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同一本书,这就是中国大学者魏源的《海国图志》。口号是同一句口号,这就是魏源呼喊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1868年1月,登基仅仅一年的明治天皇在倒幕派的策动之下发布了《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废除幕府。接着,“天皇军”和“幕府军”大战了一年半,终于建立了天皇治下的中央集权。由于是被变革派推上台的,所以就必须变革,而不仅仅是复古。除了废藩置县、改革地税、开矿设厂之外,明治天皇还下诏建立国会颁布宪法,请来法国专家帮助起草刑法典,以德国民法典为蓝本编制日本民法典;军事上则跟着大清国的步伐——陆军制式效仿德国,海军制式效仿英国。

仅仅过了20多年,日本已经变成了跃跃欲试向外扩张的新强国,日本人的舰队也快赶上大清国的舰队了。

而此时的大清国,以军事现代化为核心的洋务运动已经陷入了困境。纵有坚船利炮,声势浩大,但社会越来越涣散,官场越来越腐败,海军军费也被用作修了园子。原来,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只是为了维护一个腐朽的体制。曾国藩和李鸿章,个个都有“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实力,个个都有改革开放富国强兵的梦想,但到死都是明明白白的奴才。

1894年的甲午战争为两种变革判出了胜负:不仅没有保住人家的朝鲜,还丢掉了自己的台湾, 2000万两银子养出来的北洋水师换来了10倍银子的赔款。

此后的日本,越来越猖狂,灭了北洋水师又接着全歼了波罗的海舰队,占了旅顺口又接着占了整个东北,占了整个东北又要占领整个中国,直至广岛和长崎落下了原子弹,百万红军涌进了东北。

60年过去了,野心勃勃的日本又让我们愤怒了。但比愤怒更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呢?魏源号召学习“夷之长”,日本人一直在学,我们是不是忘了呢?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海报

上一篇 民法典蒙语(民法典蒙语版)
下一篇 民法典拆迁(民法典拆迁法律法规)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包含民法典练兵的词条

世界古代史时间轴(中外分开) 一、世界古代史时间轴1、古希腊罗马时期古希腊罗马科技是指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科学技术,其成就达到了奴隶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他是西方近代...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