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亮点及解读视频,民法典新增内容的作用?

新增的这条立法原则开宗明义,为公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民事行为应该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法理规范和价值引导,也为司法部门界定和处理各类民事案例中涉及到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违法行为。

民法典亮点及解读视频,民法典新增内容的作用?

新增的这条立法原则开宗明义,为公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民事行为应该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法理规范和价值引导,也为司法部门界定和处理各类民事案例中涉及到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违法行为。

加大环境违法处罚力度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在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培育和贯彻落实,为在全社会传播生态文明思想,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进程奠定了法治基础。

民法典亮点及解读视频,民法典新增内容的作用?

摄影师怎么办?

很少有一部法典,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如此相关。比如刚刚通过的《民法典》有一条:

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这一条,对于摄影师,尤其是街拍爱好者,一定是有影响的。

那些想打擦边球,冀希望被摄人不会追究;假如追究,则撤片道歉的人,你要注意了,尽管你没有商用,但因你的上传的肖像作品,被其它有心人转载,商用,以流量方式赢利,还是可能会涉及经济赔偿。

其实这年头,国内各大商业图片公司在“帮助作者避免肖像纠纷”方面,已经做的很好了,比如图虫,你拍的人物照,一定需要提供相关证明的。

另外,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使得溯源图片的原作者,变得非常容易。

也就是说,被侵害者能分分钟找到你!

因此,从今往后,我们在创作视频的时候,要绷紧一根弦,少拍正面人像,不侵肖像权:迎面走来一个美少女,你很想拍下来,发布于自媒体,这种想法就不能有了。

但是你可以拍她的背影,拍一闪而过的侧面,这就需要重新打造自己的摄影行为框架。

好在摄影,是一种能容纳多风格表达的艺术载体。

比如:影像的隐晦的表达,也是一种风格。这种风格的画面,各种具像元素,以及表面呈现的出来的含义,不是本意,而是另有所指。

就以旅行摄影为例,看看宋元山水画,我们发现人是画的非常渺小的,或者是侧面的,但却清晰的传达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审美:当人物处于风景中,人也是风景之一。

在街拍中,我们可以尽量多运用背影、剪影、虚化、模糊、局部等方法进行创作,避开人物正面大脸。

以上说的是摄影,那么摄像视频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尤其是那些旅行类的视频,我们看到相当多的创作者,在景区拍摄,路人入画,不可避免,有大量的拍路人而不打马赛克的视频。

有时候,我只想拍自己,但因为大广角,运动相机,手机拍摄的视频,前后的元素都会很清晰,很容易侵权到路人。

我的建议是,各位旅行视频作者,vlog主需要更换摄像设备了;如果实在侵权到路人,侵权的太明显了,要用马赛克进行处理。

总之,我认为《民法典》的实施是好事,本来做摄影的也不能随意拍摄人像。对于持重的人来说,本来就有分寸感。

有了民法典,正好可以倒逼我们旅行创作者做出改变,去思考未来的影像创作是怎么回事,该如何表达。

我自己这张,是绝对不会侵权的,哈哈。

买民法典自己能看懂吗?

应该能看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解读民法典的主要内容是哪九个?

1.见义勇为免责

法律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解读:民法典不仅明确了侵权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责任,同时规定见义勇为者不承担民事责任,有助于杜绝“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

2.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业主

法律规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

解读:民法典明确规定,利用小区业主共有场所产生的收入属于业主共有。这将充分发挥法律定分止争的作用,维护业主合法权益。

3 增设居住权制度法律

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解读:设立居住权制度,将房屋所有权在居住权人和所有人之间进行分配,从而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既可以实现特定弱势群体的住房保障,也可以灵活

地满足当事人的其他住房需求,充分发挥房屋的使用价值、做到物尽其用。

4.禁止高利放贷

法律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解读:民法典禁止高利放贷,表明了国家鼓励人们投资实体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因高利放贷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5.保护个人信息

法律规定: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法律解读:面对人肉搜索、垃圾短信、电信诈骗等系列问题,民法典确认和保障与个人信息有关的人格权益,并规定个人信息利用的基本规则,让个人信息使用有法可依。

6.界定夫妻共同债务

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

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解读: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债务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或者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否则不予认定。

7.离婚冷静期

法律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间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解读:为申请离婚的当事人提供三十天的冷静期,期间离婚当事人双方可以冷静、理智地对婚姻状况和今后生活进行思考,考虑解决夫妻矛盾的方法,离婚的利弊,避免冲动行为。

8.增加遗嘱形式

法律规定: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解读:民法典对打印遗嘱的效力作出

界定,填补了立法空白,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9.守护“头顶上的安全”

法律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民法典的特殊之处?

民法典是新中国首部法典,涉及民事商事共同的法律规范,其形式、形成与内容,皆蕴含中国特色与智慧。

“特”在首创之举,“智”在立法为民

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凝聚着一系列立法创新,近来颇受关注的人格权独立成编即是其中亮点,亦是世界民事立法的首创之举。

民法典人格权编包含的条文,阐明了人格权的内容,对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民事主体享有的各项具体人格权进行规范。籍此形式,中国立法回应社会大众对相关权利保护的关切,体现“立法为民”的温度。

“人格权是人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所有的权利都是以人格权为前提。”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石宏指出,加强人格权保护很是重要,更是各方共识。特别是这几年,从立法方面加强人格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在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孙宪忠看来,民法典规定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将其作为民事主体的基本权利,这是本次民法典编纂最大的亮点之一,“这在全世界其实还是第一次”。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厉莉表示,中国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不仅弥补了传统大陆法系“重物轻人”的体系缺陷,为人格权法未来的发展提供足够空间,更是从根本上满足了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民法典出台意味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将因这部法典的诞生而被深刻改变。”厉莉说。

“特”在两步立法,“智”在一生保护

中国此次民法典编纂于2015年“动笔”,2017年率先出台民法总则,尔后再编纂各分编并与民法总则合并,“合体”草案于2019年12月亮相。

将浩大的立法进程分为“两步走”,在外界看来,这是中国特色、立法智慧的又一体现。

民法典的编纂不是全新的立法,而是在已有相关民事单行法的基础上进行编订纂修,将庞大的民法规范与制度群体整合为一。也正得益于如此“合体”,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民法典能够为每位中国公民打造“全时”“全方位”的保护。

孙宪忠指出,民法规范社会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其内容涉及全部的社会成员及其从事社会活动的每时每刻。“民法典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因为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可以说民法是时时刻刻不可以缺少、人人不可以缺少的法律遵循。”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肖胜方表示,随着民法典的颁布实施,老百姓在物权、合同、人格、婚姻家庭以及继承等各个方面都将得到全方位的保护,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的幸福生活也将得到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在厉莉看来,民法典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不会与刑法打交道,但总要订立合同,参与各种民事交往。“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均受到民法典的调整。”

“特”在中国价值,“智”在治理实效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巡视员、民法典编纂工作专班成员杨明仑在受访时表示,民法典在总则中增加了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的规定,这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中国的特色。

“诚信”“平等”“文明”“自由”……法律条文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中国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文化底蕴。有观点认为,民法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典范之作。

注重传统,更关心当下。近来备受热议的私人生活安宁、胚胎基因编辑、高空抛物伤人、电子商务合同等问题,均可在民法典中找寻治理的依据。“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更显其现实意义。

“民法典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基础性的法律规范。”石宏指出,随着社会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矛盾与纠纷增多且愈加复杂。民法典为化解矛盾纠纷,更重要的是,为推进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基层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孙宪忠看来,民法典不仅是权利的宣言,它所建立的各种法律规范和制度,都要实实在在地作用于社会的现实领域。“我们一定要从国家治理的实际效用的角度,来理解民法典的编纂和实施,尤其是要从当前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来理解这部法典的重要意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海报

上一篇 民法典善意取得的例外,善意取得民法典的变化?
下一篇 股份合同(股权合同协议书范本)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民法典亮点及解读视频,民法典新增内容的作用?

新增的这条立法原则开宗明义,为公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民事行为应该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法理规范和价值引导,也为司法部门界定和处理各类民事案例中涉及到环境破...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