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民法典宣讲小结民法典结尾如何升华

民法典结尾如何升华?

民法典结尾应总结民法典的精髓所在,概括总结立法的目标精神,指出法典今后发展的方向,为其他法律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民法典是什么东西?

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司法关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有的民法典会酌采习惯法作为补充规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规定以当事人间司法自治的方式弥补各种法规的不足。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中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三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均无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该法于1986年4月颁布,被学者称为“准法典” ,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鉴于当时国情和紧迫形势出台的一部不太完善、不太全面和系统的调整我国民事关系的法律,是民事政策权宜之计的产物,但即使这样,这部法律也有着划时代和里程碑式的意义!

所以《民法通则》既不是民法典,又不是民法总则,但从1986年开始,《民法通则》在我国起着民法典的作用,它和其它单行民事法律及其它部门法中有关的民事法律规定一起调整着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民事法律关系,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00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民法典草案,但最终由于内容复杂、体系庞大、学术观点存在分歧等原因,最终未能实现。

民法典十大重要内容的意义?

民法典注重保护人民权益,凸显法律保护中权利本位思想。民法典共分7编、1260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条文最多的规范性文件。民法典内容虽然庞大,但“有一根红线或者说一根主线,把民法典串联在一起,形成了非常具有逻辑性的整体。这根红线是什么呢?这就是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我国民法典中,不仅有一般民法典所有的总则、物权、婚姻家庭、继承、合同、侵权等内容,更突破性地以合同编通则作为债权总则,将侵权责任独立成编,更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围绕着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构建起严谨的逻辑体系,凸显法律保护的权利本位思想。民法典通过对人民权利的保护,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决心。

民法典的出台将更为有效地规范和指引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法规,不仅包括新中国初期颁布实施的婚姻法,还有1978年以后陆续出台实施的民法通则、新婚姻法(1980年重新颁布实施)、继承法、合同法、收养法、侵权法等,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但是,如此众多繁杂的法律并不总能及时有效地为普通人的行为提供指引,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上述法律均以单行法的形式出台,又由于我国立法极简主义的传统,法律条文大多抽象和原则,需要一系列的司法解释、行政规章、地方法规等进行配套,从而形成了具有复杂位阶关系的规范体系,这对于一般人而言,过于艰深而晦涩;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飞速发展,法律法规不停地被修订,修订工作难以做到同步开展,从而使得非法律人士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其次,不同的单行法律之间,法律位阶即使完全相同,也有新法与旧法、普通法与特殊法等区别,一些条文内容存在不一致甚至冲突之处。最后,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往往具有滞后性,当社会经济生活出现新情况新事物时,往往会出现法律调整的空白地带。而此次民法典的出台,对之前几十年出台的各单行民事法律规范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归纳,并按照严密的逻辑结构编排在一起,不仅便于普通人查找和学习,也利于行政执法部门和人民法院理解法律,统一执法和司法尺度。

民法典的出台将进一步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法律保障。商法脱胎于民法,与民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陆续制定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涵盖商事活动各个领域的大批法律规范。其中,既有涉及商事主体资格的三资企业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等,也有规范商事行为的保险法、票据法、拍卖法、证券法、海商法等。但是,这些单行法均只能涉及和调整商事活动某一特定的领域。

在更为宏观和基础的层面上,多年以来,我国调整商事法律关系的基础性规范一直依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对商事关系的原则性规定。而现在,民法典对于民商事法律关系中的原则性、基础性问题有了更符合时代要求的回应,在我国没有专门的商法典的情况下,民法典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其所代表的价值取向,都必然会成为我国商事立法和执法的基础和保障。

青年人要学习民法典意义?

民法典对青少年的重要意义是: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民法典,在中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民法典之所以如此重要,因为它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部保护公民民事权利的重要法律,意味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更为健全的法治保障。

在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的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希望,同时青少年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民法典教育,是切实实施民法典的重要内容。对于青少年来说,不仅要懂得民法典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养成法治理念,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加强青少年的民法典教育,重点应当培养三种意识。

一是守法意识。民法典的内容关乎每个人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很多涉及人与人之间日常交往的范畴,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从法律运行的整个过程来说,守法是法律实现的最基本途径。加强青少年民法典教育,不仅要遵守法律,还要遵守公序良俗原则,即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正如康德所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加强民法典教育,要将道德教育贯穿其中,使青少年自觉树立守法意识,从而能够更和谐地处理与家庭、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二是权利意识。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人格尊严、生活幸福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典,是一部“民事权利保障的宣言书”。其中,如何保护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命健康权、财产权、人格权、隐私权等民事权利,这是民法典实施的关键。树立青少年的权利意识,不仅包括对这些权利要有基本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当这些权利受到侵犯时,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同时,树立青少年的权利意识,还要培养青少年宽容、理性、尊重以及爱人之心,在行使自身合法权利的同时,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这也正是民法典“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法律精神的内在要求。

三是规则意识。民法典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完备的、精确的法律规则,是一部“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在市场经济的法治环境中,规则意识是核心精神。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对青少年规则意识的教育,包括遵守家规校规、维护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等。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也非常强调规则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所谓“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儒家以“仁义礼智信”来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树立青少年的规则意识,重点在于能够自觉以规则作为行为的指引和准绳,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能够坚持平等诚信的原则,尊重和理解他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能够遵守社会规则,注重道德境界的提升,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真正使遵守规则成为内在的需要。

结合生活学习解释民法典的好处?

首先在学习上,以前有民法,婚姻法,商法等等,好几本书,查阅比较复杂,现在整合为一本更有利于我们查阅问题,找到相应的法条。

在生活上,更有利于宣传,以往民法典还未整合时,普法就需要发好几本法条,现在一本搞定,是不是更有利于宣传呢?其次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也只需查阅民法典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即可,而不需要再一本一本找,也为我们带来了方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海报

上一篇 拿破仑怎样评价民法典拿破仑自认为“永垂不朽”的是什么
下一篇 民法典擅自闯入办公2021民法典私闯民宅打人能正当防卫不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学习民法典宣讲小结民法典结尾如何升华

民法典结尾如何升华?民法典结尾应总结民法典的精髓所在,概括总结立法的目标精神,指出法典今后发展的方向,为其他法律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民法典是什么东西?民法典是指在...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