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司法 >>

民法典农民工权益条例,民法典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新规定?

2022-11-17 法律资讯 司法

民法典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新规定?

民法典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规定有: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有3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稍多,需要专业人士指导。3、有欠条的,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要求支付欠条里的工资数额。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百零七条 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5月1日起,《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施行,你了解吗?

近些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们的衣食住行更方便了。现如今在中华大地上,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畅通无阻;一座座桥梁让“天堑变通途”。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农民工朋友的辛苦付出是分不开的。

农民工朋友为现代化建设付出了汗水,但是他们的权益有时候却得不到保障,不少人都有恐高的心理,但是农民工朋友却经常在高耸入云的塔吊上进行作业。在炎热的夏季,很多人在工作时都可以享受到空调带来的清凉,但是农民工朋友却经常在阳光下挥汗如雨。我们在尽情享受现代社会的便利时,而农民工朋友却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农民工朋友,然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当前,农民工的工资基本上都是到年底才发放,如果遇到不良老板,有的农民工甚至连一点儿工资都拿不到。对于农民工家庭来说,全靠自己的这些工钱来养家糊口,如果拿不到工钱,大家甚至连正常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当农民工遇到工资被拖欠的情况,讨薪往往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

农民工不仅讨薪难,而且有时候不得不进行妥协,有的开发商甚至会拿房子抵债。我们村就有几个人遇到了这种情况,他们辛苦工作却没能顺利地拿到工钱,最后不得不接受房子抵账。开发商抵账给他们的房子,甚至远高于我们当地的房价。他们不仅要出力干活,而且还得想着卖房子,最终他们赔钱卖掉了房子,但是这也比一点钱都讨不回来要强。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越来越被重视,接下来有一相关“新规定”要实行。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19年12月30日公布,并将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的专门性法规,是对根治欠薪工作、欠薪顽疾、筑牢民生底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举措,开启了依法治欠的新阶段。

对于农民工来说,工资发放不及时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同时,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将于5月1日起实行。今后农民工朋友也可以像正式单位的职工一样,按时领取自己的工资了。

《条例》共七章六十四条,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为核心,聚焦工程建设领域欠薪,将相关政策举措上升为法规,新设对相关主体不履行法律责任的行政处罚,监管上整体联动,惩处上刚性有力,实现了“四个转变”:

一是法律制度从零散化转向集成化。自本世纪初以来,国家为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文件,这些文件多聚焦于某一领域或方面,系统化、集成化不强。《条例》的出台将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做法进行了整合、提炼,增强了适用性和执行性。

二是工作维度从阶段性转向日常性。《条例》出台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多以元旦、春节期间为重点,多采取集中行动、专项检查的方式开展。《条例》要求各地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健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目标责任制,并纳入对有关部门进行考核和监督的内容,加大了日常监督检查力度,突出了“把功夫下在平时”的要求。

三是监管方式从重结果转向全过程。以往欠薪治理工作多是发生问题、解决问题,以保障农民工工资得到支付为目标。《条例》除了要求依法及时解决欠薪矛盾之外,还对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作出了相关规定,特别是针对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设计了一整套闭环管理制度,实行全过程监管。

四是治理模式从追惩型转向预防型。以往欠薪治理中多是通过加大执法力度、要求欠薪企业纠正违法行为的方式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明确提出了欠薪治理的原则是“源头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把预防欠薪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对农民工工资的支付日期作出了规定。其中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与农民工书面约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支付周期和具体支付日期足额支付工资。第十三条规定,实行月、周、日、小时工资制的,按照月、周、日、小时为周期支付工资;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工资支付周期由双方依法约定。

从这两条规定中可以看出,今后农民工的工资将会按时发放。对农民工朋友来说,这也是一个好消息,大家的劳动报酬将会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而且条例规定,农民工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通过银行转账或者现金支付给农民工本人,不得以实物或者有价证券等其他形式替代。

也就是说,今后农民工的工资不仅要足额、按时发放,而且不再允许用房子等形式来抵账,这对大家来说又是一个好消息。

总之,自5月1日起实行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把农民工朋友的劳动报酬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农民工朋友的薪资安全。

希望从5月1日,相关部门能以《条例》的实施为契机,坚决贯彻落实相关条例,推进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各项体制、机制、制度,确保《条例》各项规定真正落实落地,确保广大农民工工资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为企业经营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推动根治欠薪工作取得新进展。

为了维护农民工在青期间的合法权益,提醒广大农民工时刻注意以下几点:

1、签订合同书,自己要留存。

一定要与招用您的单位签订书面合同,合同中要约定工资支付标准、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内容,签订合同后自己一定要留存一份。

2、看好工资卡,莫交他人管。

自己一定要保管好用于支付工资的银行账户所绑定的本人社会保障卡或者银行卡,用人单位或者其他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扣押或者变相扣押。

3、工资确认清,不收实物抵。

您的工资要足额按时通过银行转账或者现金支付发放给您本人,不得以实物或者有价证券等其他形式替代。

4、留心公示牌,维权有渠道。

在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都设有维权公示牌,上面有建筑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维权电话,如果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请及时到有关部门举报、投诉,依法维权。

农民工保护条例解读?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条例》是我国迄今为止工资支付方面的最高层次立法,为保护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是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

借此《条例》实施一周年,为增进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朋友对《条例》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图文形式对《条例》进行再解读,让大家进一步领悟《条例》要义,便于今后更好知法守法用法。

民法典对农民工的定义?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是有农村户口,有承包土地,但离开户籍所在地,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另一部分是指外出进入城镇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

农民工权益保障条例?

山西省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 《山西省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已由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6月1日通过。条例内容主要为了加强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该条例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山西省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民工,是指到城市务工或者在乡镇企业就业的户籍在农村的劳动者。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公平对待、强化服务、完善管理的原则,将农民工及其随带配偶、子女的劳动就业、义务教育、卫生防疫、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法律服务和治安管理等工作纳入当地公共服务和管理范围,并将相应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劳动和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监督、教育、卫生、财政、人口与计划生育、农业、司法行政、公安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农民工权益保护工作。

第四条 农民工可以依法参加工会。工会依法代表农民工的利益,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农民工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农民工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 第六条 农民工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政府有关部门投诉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民工的投诉,应当依法及时处理,不得拖延、推诿;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告知农民工具体受理部门。 第二章 就业与劳动合同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和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民工与城市职工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对农民工就业设置专门的登记项目和职业工种限制,不得对用人单位使用农民工设置行政审批,不得干涉用人单位自主合法使用农民工,不得擅自向农民工和用人单位设置收费项目。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发展各类就业服务组织,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服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规范职业中介、劳务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的招工、用工行为。 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当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禁止以职业介绍或者招工为名损害农民工的利益。 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不得向其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抵押金、抵押物、保证金及其他不合理费用和物品,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证、暂住证、驾驶证、资格证等证件。 第十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招用农民工,应当公开、公正。 前款规定的单位将工程业务发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对该组织或者个人招用的农民工,视为发包单位招用。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招用的农民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实告知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职业技能培训,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合同终止条件、违反合同的责任等内容。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用人单位与招用的农民工未以书面形式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确立;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应当视为双方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二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对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进行指导和监督。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的劳动合同进行鉴证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解除与农民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对未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用人单位不得以农民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农民工,离岗前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或者终止与农民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应当事先通知工会,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签订集体合同的,农民工享有集体合同规定的权利,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有关农民工的劳动用工、工资发放、考核奖惩等内容的规章制度;建立职工(代表)大会的,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前款规定的规章制度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在本单位公示。 第三章 工资、工作时间和社会保险 第十六条 农民工与本单位其他职工实行同工同酬。农民工工资的确定和增长与本单位其他职工同等对待。 农民工提供正常劳动后,当月收入除延长工作时间工资,在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之外,不得低于当地同行业最低工资标准。 农民工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以法定货币按月足额将工资直接支付给农民工本人,不得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有关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 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或者农民工协商同意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并依法支付加班工资。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建设单位不得拖欠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款。 建筑施工企业和曾有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用人单位,必须在开户银行开设专用账户,按期预存工资保证金,实行专户管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海报

上一篇 中秋过节费(中秋过节费通知)
下一篇 民法典支持汽车折旧费,新买的80万奔驰被撞需要赔折旧费吗?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民法典农民工权益条例,民法典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新规定?

民法典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新规定?民法典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规定有: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有3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