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111条的案例,民法典111条规定?

民法典111条规定?

一、民法典110条都有哪些规定

第一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本条是关于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不得非法侵害自然人个人信息的规定。

二、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也称为个人数据。《网络安全法》第76条第(5)款对个人信息的概念进行了立法界定:“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

这一规定确定了个人信息的几个基本要素:

(1)信息的主体为自然人个人,不包括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2)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方式记录或者以其他方式记录的信息,通常是以电子方式记录的信息;

(3)这样的信息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的个人身份。

法律列举的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均为常见的个人信息,但是其为不完全列举。兜底的规则是,个人信息包括这些列举的信息,但是不限于这些个人信息,凡是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信息,即使没有在法律条文中列举出来,也属于个人信息。

三、条文详解

1、个人信息与隐私的关系

隐私是隐私权的保护客体。如前所述,隐私包括私人生活秘密和私人生活安宁。私人生活秘密属于信息范畴,私人生活安宁多不属于信息范畴。而私人生活秘密方面的秘密往往是个人信息中较为重要和敏感的部分,有人称之为敏感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中有些并不具有敏感性,而是需要让社会其他成员知晓以便他人与个人信息主体进行各种合法的交往。如个人的姓名,属于个人信息却不是需要保密的敏感信息。个人的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等,一般情况下需要得到保护,但是也需要向特定的相对人披露。而个人信息中的另一些敏感信息,则与隐私权所保护的私生活秘密相重叠。

故而,个人信息与隐私权保护的隐私属于交叉关系,交叉的重叠部分是个人敏感信息。[1]隐私权的保护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美国隐私权主要被当作一种对抗公权力的私人权利,在欧洲隐私权则主要被认为是保护人格尊严权益的人格权利。在欧洲国家,隐私权主要受宪法性法律、民法中的侵权责任法等保护,个人信息则主要受个人信息(数据)保护法等保护。

2、保护个人信息的意义

个人信息权利是公民在现代信息社会享有的重要权利,明确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对于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使公民免受非法侵扰,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现实意义。

个人信息具有识别性,承载着信息主体的人格利益。在现代信息技术之下,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等使得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被记录,个人信息不仅仅包括个人的基本身份信息,还包括位置信息、行为数据等,个人信息成为信息主体人格的象征。保护个人信息对于维护信息主体的人格尊严、人格自由具有重要价值。

个人信息也与信息主体的其他人身、财产利益密切相关。非法获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泛滥,并且以此为源头,形成了个人信息黑灰产业链和犯罪利益链,导致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精准电信诈骗、身份欺诈等屡禁不止,不仅侵扰了公民的生活安宁,也给公民的人身、财产权益保护构成威胁,已经成为民生问题,社会危害严重,应当进一步强化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3、本条规定的三层含义

本条法律没有对个人信息的概念进行界定,主要是考虑到《网络安全法》对此作出了专门规定,而无须在立法中重复规定。

本条法律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作为宣示性条款,宣示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民法保护。

第二层含义是,“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个人信息”,任何没有得到法律授权、个人信息主体同意的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个人信息的行为都是非法行为,为法律所禁止。而得到个人信息主体同意或者得到法律授权的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个人信息行为,则不是非法行为,不为法律所禁止。

第三层含义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个人信息。关于禁止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个人信息,是否要限定在“非法”范围内,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凡是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个人信息,均为非法,应当被禁止。有人则认为只有非法的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个人信息行为才需要被禁止,而合法的交易或者提供个人信息则不应被禁止。交易经过“去个人化”处理的信息,已经不是个人信息交易,而是交易的不能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大数据”,不违反法律规定,并不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和交易,必将极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方便人们的生活。

4、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

本条法律适应了信息化社会到来对个人信息保护需要。我国刑法修正案对个人信息提供了刑事保护。《网络安全法》第四章“网络信息安全”主要是关于保护个人信息的规定。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对个人信息保护做出了框架性的规定。从国际法治实践看,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一般是制定专门的法律。我国宜加快研究和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

以上就是“民法典110条都有哪些规定?”的具体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议大家仔细阅读。我国法律对泄露个人信息和侵犯隐私的行为会坚决予以严惩,但是,国家的保护是一方面,也需要公民提高相应的防范意识,不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不适用民法典高空抛物的案例?

三年前,南京市沿江工业开发区某小区一名业主林娟(化名)突然接到小区物业公司电话,赶回家后发现家中满地都是从马桶反涌出的粪水。“始作俑者”无法查明,谁该为这起“惨剧”担责?林娟诉至法院,要求楼上30名业主分担损失。

9月22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了该案的再审结果,依法撤销二审法院类推适用“高空抛物”规则作出的判决,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官表示,本案中因公共下水管道堵塞引发污水外溢导致业主财产受损的情形,不能类推适用“高空抛物”规则,仍应按照过错原则处理。

家中布满粪水,她将楼上邻居全部告上法庭

2018年4月的一天,家住南京市沿江工业开发区某小区的林娟(化名)接到小区物业公司电话,得知自己位于二楼家中的漏水已殃及楼下。她急忙赶回,与物业人员一同来到家中。

眼前一幕让林娟目瞪口呆:家中地面已被马桶反涌的粪便、污水等布满。经清理、疏通后,物业公司在出具的《情况说明》中表示:疏通出来的堵塞物均为厕所便纸和装修的水泥浆粉。

因无法确定究竟谁才是“始作俑者”,林娟将楼上与自己家共用同一管道的共30名业主诉至法院,要求他们共同赔偿损失5万余元。

在法庭上,被告业主辩称,如果仅有卫生用纸不可能造成下水道堵塞,固体物才是堵塞下水道的主要物体。他们认为该固体物有可能是建筑施工时留下的,也不排除是原告自家装修时留下的。

一审法院认为,物业公司《情况说明》中涉及的堵塞物的来源具有多种可能性,既可能来自于同单元包括原告在内的所有住户,也不能排除源自于建筑商施工时形成。故原告主张堵塞物系30名被告所致,证据不足,法院因此驳回了林娟的诉讼请求。

二审改判,23名不能自证的业主均分担损失

对于这一判决结果,林娟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从疏通出来的堵塞物来看,林娟和其他30名业主均存在未能合理使用公共下水道的可能性,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因有7户人家尚未装修、入住,排除了不合理使用下水管道的可能性,法院认定其不应承担责任。因下水道阻塞满溢到致使林娟家装修损失存在一定的过程,林娟未能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且不能排除自身对下水管道使用不当的可能,法院认定其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经充分考虑各方造成下水管道堵塞的可能性,结合案件实际情况以及各方应当承担责任的比例,二审法院酌定23名被告对林娟装修及鉴定费的损失各承担1400元,并作出相应判决。

再审:与高空抛物区别明显,撤销二审判决

至此,二审法院已作出终审判决,但该案并没有就此结束。记者了解到,其中一名被告业主因不服二审法院的判决,向江苏高院提请再审。江苏高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裁定提审本案并于再审期间中止原判决的执行。

“二审裁判本质上是类推适用了‘高空抛物’规则,但是,必须指出,‘高空抛物’规则应严格限制类推适用。”再审承办人、江苏高院三级高级法官陈皓表示。

记者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多起类推适用“高空抛物”规则进行裁判的案例。

记者注意到,本案再审判决书中对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判决书表示,本案系下水管道堵塞导致的财产损害,无论在致损方式、损害后果、社会影响范围等方面,均与高空抛物、坠物致损案件存在明显区别。本案并不属于必须由法律强制干预的特殊情形。

“二审法院判令由可能造成损害的业主分担其损失,看似公平且对二楼业主的权益救济非常有利,实则破坏了私法的基础,使社会不特定的多数人处于随时可能被追责的不利境地,该种处理方式对于未作出侵权行为的其他业主有失公正,且是对绝大多数人的不公平,其后果亦有可能鼓励此类纠纷中的受害人怠于举证,享受诉讼利益。”陈皓同时指出,另外,从利益衡量角度而言,本案中林娟仅存在财产利益损失,并不涉及到对他人生命健康权益的损害,相较于生命健康权和他人行为自由限制而言,不具有更高的价值位阶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

综上,江苏高院认为,本案仍应适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应由林娟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最终,江苏高院作出再审判决,撤销二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即驳回了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官:“高空抛物”规则应严格限定适用范围

为何本案不能类推适用“高空抛物”规则,由全部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陈皓和江苏高院民一庭综合组组长杨晓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两位法官表示,“高空抛物”规则作为我国侵权法体系中的特殊条款,它的出现有一定特定的历史背景,适用加害人推定规则能够相对合理地平衡受害人和建筑物使用人的利益。而“高空抛物”规则主要是针对人身损害导致利益严重失衡的特殊情形,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

“但是,对于该规则应该严格限定适用范围,在一般性的侵权案件特别是财产损害案件中,不能随意扩张适用。”两位法官同时指出,事实上,《民法典》对高空抛物致害责任规则已经做了一定修正完善,强调实际侵权人担责,将“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作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担责的前提条件之一,并规定由公权力机关主导“调查”流程,目的也是为了尽可能避免司法实践中因侵权人认定困难而发生“一人抛物,全楼担责”的不当后果。

“侵权责任法的立法目的在于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预防并制裁侵权责任,但同时也应当兼顾权益保护和行为自由,避免‘不确定的加害人承担责任’变成常态甚至成为主流。”法官表示。

民法典消费者赔偿案例?

王某诉某水暖管件经营部产品责任纠纷案

王某从某水暖管件经营部购买一套地暖设备,并由某水暖管件经营部进行安装。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王某发现地暖设备漏水,致家中积水造成财产受损,经保险员现场勘验,系标注某阀门厂商标的一体阀部件损坏断裂所致。王某起诉至法院,要求水暖管件经营部赔偿其经济损失。法院审理认为,某水暖管件经营部销售的地暖设备存在缺陷,致使王某家中被水淹,财产受损,某水暖管件经营部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最终法院判决由某水暖管件经营部赔偿王某相关损失。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三条第一款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在本案中,消费者王某因一体阀损坏致家中水淹造成财产损失,既有权向产品经营者某水暖管件经营部请求赔偿损失,也有权向产品生产者某阀门厂请求赔偿损失。

如果产品是由产品生产者造成的,产品经营者可否追偿?

民法典安装电梯解释?

一是《民法典》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业主表决同意门槛降低了。以6层为例,12户住户中的8户,甚至6户同意可申请加装电梯。

二是《民法典》对加装电梯业主的合法权益平衡提供了救济途径。如上述案例所述,一层住户无权阻挠施工,但认为安装电梯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依法起诉请求赔偿。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

(一)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

(三)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成员;

(四)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

(五)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

(六)筹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

(七)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八)改变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共有部分从事经营活动;

(九)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的其他重大事项。

业主共同决定事项,应当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决定前款第六项至第八项规定的事项,应当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决定前款其他事项,应当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七条:业主对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以及其他业主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请求其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民法典关于侵犯身体权的典型案例?

超市保安怀疑女顾客偷窃商品强行对其搜身,已经侵犯了女顾客的身体权。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海报

上一篇 一等功家属有什么待遇(一等功家属待遇优惠政策)
下一篇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效力)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民法典111条的案例,民法典111条规定?

民法典111条规定?一、民法典110条都有哪些规定第一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