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案例 >>

工会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工会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

2022-11-09 六尺法务 案例

厦门市法律援助条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保障机制,规范法律援助行为,保障公民享受平行公正的法律保护,遵循宪法的规定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中心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的个人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无偿法律服务的法律保障制度。第三条 市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全市法律援助工作的监督管理,组织本条例的实施。市法律援助中心具体组织、协调、指导全市法律援助工作。

区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设立区法律援助中心,在区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和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指导下开展法律援助活动。第四条 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和老龄工作机构等组织应协助需要法律援助的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等获得法律援助。第五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配合法律援助中心和法律援助人员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第六条 下列法律服务机构和个人负有法律援助义务:

(一)律师事务所及其执业律师;

(二)法律援助中心及其执业人员;

(三)法律服务所及其执业人员;

(四)其他依法负有法律援助义务的组织及其执业人员。第七条 鼓励前条规定以外的有法律业务知识的人员作为自愿者参加法律援助中心组织的法律援助工作。第八条 法律援助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第二章 法律援助范围、对象和形式第九条 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

(一)刑事案件;

(二)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法律事项;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劳动保险金、劳动报酬的法律事项;

(四)因公受伤害请求赔偿的法律事项;

(五)请求国家赔偿的案件;

(六)盲、聋、哑及其他残疾人、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追索侵权赔偿的法律事项;

(七)其他按规定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项。第十条 具有厦门市常住户口、蓝印户口或持有本市暂住证,事由、案由发生在厦门市行政区域内的当事人,具备下列条件的,经法律援助中心审查,可以获得法律援助:

(一)有理由和证据证明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

(二)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前款第(二)项规定的经济困难标准参照本市当地政府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执行。第十一条 申请人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条件,但因其监护人、赡养人不履行法定义务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确需法律援助的,经司法行政部门审批可以获得法律援助。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依法指定辩护的刑事案件被告人,应当获得法律援助,无须按本条例第十条规定进行审查。第十三条 法律援助主要采取下列形式:

(一)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提供法律意见;

(二)刑事辩护和刑事诉讼代理;

(三)民事诉讼代理;

(四)行政诉讼代理;

(五)劳动争议仲裁及其他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第三章 法律援助程序第十四条 申请人申请法律援助必须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或暂住证明;

(二)申请人所在的居(村)委会或民政部门等有关单位出具的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经济状况证明;

(三)有关法律援助事项的证据;

(四)法律援助中心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申请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第十五条 法律援助中心应自接到全部法律援助申请材料之日起5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应说明理由;同意受理的,应同时通知法律服务机构指派法律援助人员。第十六条 申请人对法律援助中心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有异议的,可在接到书面通知书之日起5日内向同级司法行政部门申请复查,司法行政部门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复查,并书面通知申请人。第十七条 人民法院对指定辩护的刑事案件,应至迟在开庭10日前将指定辩护通知书和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或一审刑事判决书副本送交法律援助中心。第十八条 法律援助中心应于接到指定辩护通知书之日起24小时内通知法律服务机构指派法律援助人员,并于3日内函复人民法院。

工会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工会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

工会能帮农民工做什么

工会组织可以在服务农民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是多开展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是其在职场安身立命、在城市生存发展的基础。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技术技能水平越高,就更容易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工会组织在应投入更多的资金,花大气力加强对农民工的科学文化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把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作为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抓手,提升农民工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二是通过集体协商等途径帮助农民工提升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议价权。长期以来,资方(企业)只注重索取农民工的劳动力价值而不顾及劳动力的可持续在生产需要,因农民工在与企业议价中处于劣势地位,他们也没有资本也没有能力与资方进行谈判。

工会可以组织农民工通过集体行动的方式与资方进行平等谈判,帮助农民工争取取自己的利益,呼吁政府和资方(企业)承担改善农民工生活居住环境和劳动保护条件。

三是推动构建完善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和社会保障体系。源头参与是工会组织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优势。在农民工权益保护方面,工会组织要更加积极主动参与立法,代表广大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发出声音,提出工会的主张。

在推动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同时,地方工会组织还可以结合实际,为农民工提供补充社会保障。全国总工会推出的职工互助保险为众多农民工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很多家庭度过难关。

以北京市总工会为例,持有京卡的职工(包括农民工)免费提供的非工伤意外伤害及家庭财产损失保障计划,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帮困救助等多个领域服务的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四是在农民工群体精神文化方面多做工作,培育农民工的城市心理归属。农民工工作和生活在城市中,如果对置身其中的城市没有认知就没有认知和互动,就永远都感觉自己是旅居者,外乡人。

工会组织可以发挥优势,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吸引农民工参与其中,让他们在互动中找到存在感和归属感,在参与中提升对城市和城市生活的认同,培育他们的心理归属感。

扩展资料:

工会可以建立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联系机制,积极受理办结党政信访部门分转的欠薪案件,积极主动协助政府健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资支付监督等制度。五要运用法律手段和社会资源,做好欠薪追偿工作。

工会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机构要将农民工纳入重点援助范围,及时为他们提供包括法律咨询、代书、代理或代其聘请律师等在内的法律援助和服务,积极引导和帮助职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等法律手段解决欠薪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工会在农民工融入城市中大有可为

福建省法律援助条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障公民享受平等的法律保护,规范法律援助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是指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服务机构及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

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人员,是指承办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机构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

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工作,应当公开、公平、公正。第四条 法律援助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第五条 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委等组织可以依法对经济困难或者有其他特殊困难的职工、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等无偿提供法律帮助,同级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予以支持和指导。

鼓励社会志愿人员无偿提供法律帮助。第六条 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受理法律援助机构提供法律援助的案件,应当对受援人免收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费用。第七条 有关单位和组织应当支持、协助法律援助机构及法律援助人员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人员依法查询、复制有关资料的,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应当免收费用。第八条 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及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应当承担法律援助义务,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法律援助事项。第九条 对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法律援助对象、范围与形式第十条 公民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因经济困难或者发生突发事故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经济困难的标准参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第十一条 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

(一)刑事诉讼辩护、代理;

(二)请求给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

(三)请求给付社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金、抚恤金、救济金、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

(四)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请求侵权赔偿;

(五)见义勇为者请求奖励与保护;

(六)请求国家赔偿;

(七)公证;

(八)其他确需法律援助的法律事务。第十二条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为下列情形之一的刑事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没有聘请律师或者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二)可能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三)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依法决定为其指定辩护的;

(四)其他符合法律规定应当获得法律援助的。第十三条 法律援助采取以下形式:

(一)提供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

(二)刑事辩护、刑事代理;

(三)民事、行政诉讼代理;

(四)行政复议、仲裁代理及其他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

(五)公证证明;

(六)其他法律援助形式。第三章 法律援助程序第十四条 除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刑事被告人外,申请法律援助,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有关材料:

(一)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

(二)申请人所在单位或者所在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申请人及其家庭经济状况的证明;

(三)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及相关证据;

(四)法律援助机构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代理人代为申请的,应当同时提交申请人授权委托人或者其他有关代理权的证明。第十五条 省、设区的市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受理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援助事项,也可以指定下级法律援助机构受理法律援助事项。第十六条 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法律援助案件,由作出指定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同级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非指定辩护的刑事诉讼案件和其他诉讼案件的法律援助,由承办案件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非诉讼法律事务,由申请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者事由发生地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厦门经济特区法律援助条例(2010修订)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保障机制,规范法律援助行为,保障公民享受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遵循宪法的规定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中心组织法律服务机构及其人员,为经济困难的个人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无偿法律服务的法律保障制度。第三条 市、区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法律援助工作的监督管理。市法律援助中心协调、指导全市法律援助工作。

区法律援助中心在区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和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指导下开展法律援助活动。

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人员为符合规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并对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法律援助的活动进行监督、指导。第四条 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和老龄工作机构等组织应当协助需要法律援助的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等获得法律援助。第五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配合法律援助中心和法律援助人员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人员依法查询、复制有关资料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事业单位应当免收费用。第六条 下列法律服务机构和个人负有法律援助义务,按照本条例及有关规定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一)律师事务所及其执业律师;

(二)法律援助中心及其执业人员;

(三)法律服务所及其执业人员;

(四)公证处及其执业人员;

(五)司法鉴定机构及其执业人员;

(六)其他依法负有法律援助义务的组织及其执业人员。第七条 鼓励前条规定以外的人员自愿参加法律援助中心组织的法律援助工作。第八条 对在法律援助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区人民政府或者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九条 法律援助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第二章 法律援助条件、范围和形式第十条 公民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并且申请事项依法在本市审理或者处理的,可以向本市的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经济困难标准按照不高于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二倍执行。第十一条 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

(一)刑事案件;

(二)请求国家赔偿的;

(三)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四)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五)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六)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七)因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产品质量事故以及其他事故造成人身伤害请求赔偿的;

(八)因实施见义勇为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主张民事权益的;

(九)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主张权利的;

(十)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老年人追索侵权赔偿的;

(十一)其他按照规定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项。第十二条 农民工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工伤赔偿以及公民因见义勇为致使自身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申请法律援助的,不受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的经济困难标准的限制。第十三条 申请人申请法律援助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条件,但因紧急情况确需法律援助的,经司法行政部门核准可以获得法律援助。第十四条 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受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范围的限制:

(一)属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

(二)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三)在社会福利机构由政府供养的。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依法指定辩护的刑事案件被告人,法律援助中心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第十六条 法律援助主要采取下列形式:

(一)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意见,代拟法律文书;

(二)刑事辩护;

(三)诉讼代理、劳动争议仲裁代理及其他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

(四)公证证明;

(五)司法鉴定;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法律援助形式。第三章 法律援助程序第十七条 申请法律援助,按照下列规定向有关法律援助中心提出:

(一)属于诉讼事项的,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同级法律援助中心提出;

(二)属于侦查或者审查起诉阶段刑事案件的,向承办案件的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所在地的同级法律援助中心提出;

(三)属于劳动仲裁、公证的,向有权处理的劳动仲裁机构、公证处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提出;

(四)属于其他非诉讼法律事务的,向申请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者事项发生地的法律援助中心提出。

按前款规定,两个以上法律援助中心都可以受理申请的,申请人可以向其中一个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申请人就同一事项向两个以上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的,由最先收到申请的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区法律援助中心之间因受理申请发生争议的,由市法律援助中心指定受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海报

上一篇 养老保险4050政策(个人缴纳养老保险4050政策)
下一篇 手机号码查身份证(手机号 查身份证)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工会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工会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

厦门市法律援助条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保障机制,规范法律援助行为,保障公民享受平行公正的法律保护,遵循宪法的规定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