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工资计算方法(月薪工资计算方法月休两天)
月薪工资怎么算才正确的公式
在标准工时下,月出勤工资等于月工资标准除以21.75乘以出勤天数。
工资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社会保险费、劳动保护费、福利费、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计划生育费用、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
月薪制工资怎么计算
目前针对固定月薪制工资计算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A:(固定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B:(固定月薪-固定月薪/20.92*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C:固定月薪/20.92*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工资计算标准公式
依照国家的劳动法规定,只要是职工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都应该按照劳动合同的工资标准发放职工相应的工资报酬。那么您在多次收到了工资之后,是否有计算过自己的工资是怎么计算的,有没有固定的计算公式吗?对此,华律网小编整理出以下具体的内容,望能有所帮助:
一、工资的简介
工资(Wages)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
(1)社会保险费;
(2)劳动保护费;
(3)福利费;
(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
(5)计划生育费用;
(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在政治经济学中,资本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二、工资怎么计算公式
目前针对固定月薪制工资计算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
a:(固定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b:(固定月薪-固定月薪/20.92*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c:固定月薪/20.92*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按照a方法:其工资为:600/23*19+600/20.92/8*1.5*21=608.58
按照b方法:其工资为:600-600/20.92*4+600/20.92/8*1.5*21=598.21
按照c方法:其工资为:600/20.92*19+600/20.92/8*1.5*21=657.86
工资的计算方法
月薪制的工资计算方法大致有以下3种方法:1、(固定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1、75/8*1、5*平时加班时间固定月薪/21、75/8*2*周末加班时间2、(固定月薪-固定月薪/21、75*缺勤天数)固定月薪/21、75/8*1、5*平时加班时间固定月薪/21、75/8*2*周末加班时间3、固定月薪/21、75*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1、7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第二条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工资怎么算
【法律分析】:目前针对工资计算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1.(固定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2.固定月薪-固定月薪/20.92*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3.固定月薪/20.92*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