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司法 >>

大学生犯罪(大学生犯罪从轻规定)

2022-10-26 法务资讯 司法

大学生犯罪原因有哪些

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淡漠。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 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 而非素质教育。虽然几经呼吁这种“重学历、 轻素质” 的情况有所改观, 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况。在中小学的课本当中没有关于普法教育的内容, 就算是在大学, 也仅仅是在大学一年级时开一门必修课“法律基础理论”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 从学生到家长都只注重分数, 而忽略素质教育, 守法的概念也就十分淡漠了。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们虽然已经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 但由于绝大多数属于自幼上学、 很少接触社会, 其心理状态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成熟度, 周围的环境对他们影响不容忽视。从社会大环境来看, 学生们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电视和书报杂志。一些不良影视作品和杂志从视觉和心灵上冲击着学生们的人生观、道德观,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一言一行。某些长期浸入其中的学生在脱离中学的“高压管理” 进入较为自由的大学后, 思想放松,有可能会走上歧途。虽然绝大多数犯罪的大学生案发后都后悔不已,但已无济于事。

大学生犯罪(大学生犯罪从轻规定)

大学生涉及刑事案件怎么处理

已满十六周岁的大学生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大学生,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大学生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如果是已满十八周岁的大学生,涉及刑事案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大学生犯罪能从轻处理吗

大学生没有这样的特殊待遇,即大学生身份不是减刑的理由,也不是从轻处罚的理由。但如果有法定情节的,可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

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 【减刑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淡漠。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 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 而非素质教育。虽然几经呼吁这种“重学历、 轻素质” 的情况有所改观, 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况。在中小学的课本当中没有关于普法教育的内容, 就算是在大学, 也仅仅是在大学一年级时开一门必修课“法律基础理论”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 从学生到家长都只注重分数, 而忽略素质教育, 守法的概念也就十分淡漠了。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们虽然已经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 但由于绝大多数属于自幼上学、 很少接触社会, 其心理状态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成熟度, 周围的环境对他们影响不容忽视。从社会大环境来看, 学生们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电视和书报杂志。一些不良影视作品和杂志从视觉和心灵上冲击着学生们的人生观、道德观,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一言一行。某些长期浸入其中的学生在脱离中学的“高压管理” 进入较为自由的大学后, 思想放松,有可能会走上歧途。虽然绝大多数犯罪的大学生案发后都后悔不已,但已无济于事。

大学生犯罪会被学校开除吗

法律分析:不一定。大学生因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学校可以予以开除处分,也可以不作出开除决定。如果学校要对学生作出开除处分,应当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开除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

学校可以开除学生的情形,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四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一)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

(二)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

(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的;

(四)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

(五)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

(六)违反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

大学被开除会导致的各种影响具体如下:

1、在大学中度过的时间毫无证明,被直接开除,无法获得大学毕业证,以及相关的学位证书;

2、直接导致在未来的就业和求学各方面丧失其学历证明,失去一定的选择权利;

3、个人档案中会被记上被开除学籍,对以后找工作有很大的影响,读大学被开除学籍是一种处分,只有在学生严重违反了校纪校规后学校给予学生本人所有处分中最严重的一种处理,开除学籍需要经过学校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并报备上级教委,同时处分记录放入学籍档案,今后查看个人档案的时候都可以查看到其劣迹。

法律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四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一)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

(二)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

(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的;

(四)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

(五)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

(六)违反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

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特点如下:

1、暴力犯罪比率不断上升

暴力犯罪,是指使用暴力手段(包括以暴力相威胁),以特定的或者不特定的人或物为侵害对象,蓄意危害他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的犯罪行为。暴力犯罪是对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犯罪,青少年的暴力犯罪尤为突出。大学生作为青少年中特殊的群体,近年来在故意杀人、抢劫、伤害、投毒、放火、爆炸、破坏等暴力犯罪中的比例不断上升。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犯罪有10大类422个罪名,目前大学生犯罪已涉及5类共10个罪名。如盗窃、抢劫、诈骗、绑架、杀人、伤害、强奸等。绑架、杀人、伤害、强奸等侵害人身权案件有所抬头的趋势。

2、侵财犯罪依然多发

国内外犯罪类型统计分析的相关资料表明,侵财犯罪是统计中常见的犯罪类型,尤其是盗窃公私财物的犯罪,约占全部犯罪案件50%以上,居各种犯罪类型之首。据统计,目前70%以上的大学生犯罪涉及盗窃、诈骗、抢劫等类案件,这些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都是财产所有人或管理人的财产利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过于追逐物质和金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穿名牌用高档逐渐成为大学生追求的时尚。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同学之间物质条件差距较大,部分条件不好的学生盲目攀比,寻求刺激,满足享乐。当家庭提供的费用无法满足需求,自我获取经济收入的能力极低,又遭遇强烈的物质诱惑的情况下,一些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就会选择捷径,选择无需投入而又快速成为有钱人的非法手段,因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3、性侵犯罪持续增长

性犯罪是指人在性本能的驱使下或在反社会意识的支配下,为满足性欲而对异性或同性故意采取的侵犯他人性的权力,妨害、破坏社会秩序和社会人际关系的性交或非性交性行为。性活动是人类的本能,以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为基础,性行为与性冲动是青春期两性正常生理现象。大学生作为年青的群体,正处于性活跃期和性待业期,躯体的欲望、心理的渴望和现实的无法满足是造成大学生性罪错的客观因素。近年来,我国从中小学到大学都在普及性健康教育,但是传统封闭的性观念、性知识贫乏、性的伦理道德标准模糊不清、性心理的矛盾冲突、不正确的性行为方式等仍然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性行为。来自同伴间的体验、寝室的“卧谈会”、网络的黄色信息,这些非正常方式成了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实用性教育。随着西方性解放、性自由文化的传播,大学生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从“谈性色变”的极端走到了“性爱自由”的另一个极端。自慰、同居、淫乱等非主流的性行为公开化,卖淫、嫖娼、强奸等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增长,性罪错已经严重威胁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少数人为满足极端的性欲望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

4、团伙犯罪屡禁不止

团伙犯罪是指两人(含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一种或数种罪,也就是《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近年来,大学生团伙犯罪不断出现,屡禁不止。大学生身处他乡,为了获得渴望的群体归属感,过分追求同学情、老乡谊、哥们义气,在某些共同利益的驱使下,成为引发团伙犯罪的诱因。在大学校园里,很多大学生拉帮结伙,寻找相互的理解、支持和保护,在相互怂恿、交叉感染中结伙犯罪的意识不断强化,出现团伙性的打架斗殴,甚至纠结形成犯罪集团。

5、智能犯罪崭露头角

智能犯罪是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利用掌握的知识、积累的经验、聪明的智慧或实用技能达到犯罪目的,在作案前表现为有计划、有预谋、有组织或在作案后有计划逃避公安机关的侦破和打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智能犯罪向着利用高新技术和现代高科技产品实施犯罪的方向发展。大学生心智水平普遍高于同龄人,接受高等教育获得了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新科学技术应用的能力,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智能犯罪的行为也越来越多。犯罪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思维水平、行为方式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具有一般青少年犯罪的共性之上,更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预谋性和智能性。大学生犯罪的智能性表现在犯罪技能更为成熟,作案手段和方法较为高明,犯罪工具更为先进,犯罪心理结构更加稳定,犯罪心理更加成熟等。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很注意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充分运用心理学、逻辑学和科学技术在犯罪中的作用。如:侵害计算机网络、编制和传播计算机病毒、利用计算机网络诈骗、制作和传播淫秽音像物品、利用生化知识研制毒品等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 六尺法律咨询网 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海报

上一篇 公司证明范文(公司证明怎样写)
下一篇 邮电费(邮电费计入什么科目)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大学生犯罪(大学生犯罪从轻规定)

大学生犯罪原因有哪些 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淡漠。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 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 而非素质教育。虽然几经呼吁这种“重学历、 轻素...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